经过多年国内外激辩,以及数个首相来来去去,日本政府计划在今夏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储存的超过 130 万吨核废水排入太平洋,引发全球关注及亚洲邻居紧张。由于这是人类史上第一起大规模核废水排放,争议甚巨,其中包含食品安全、海洋污染、放射性物质影响人体健康等议题,在亚洲引起激辩。 日本邻国及全球外环保人士忧心,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Tritium)的核废水排入海洋,将对全球人体健康和海洋生态造成极大风险,并严重影响渔业。北京已经率先抨击日本罔顾邻居安全,港澳政府也扬言将扩大日本产品进口禁令范围。
分析福岛核废水争议,常驻日本的法国国家研究院(French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福岛灾后”计划主持人 Cécile Asanuma-Brice博士接受BBC中文访谈说,日本已决计大规模重启核电,并同时解除了福岛灾区的疏散令,她认为东京正在抹去核灾事故的所有痕迹,“使该地区成为一个日本能够抵御核灾事故的模范区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迅速清除事故的所有痕迹至关重要,但巨大的储存槽的存在,视觉上会很强烈的提醒众人过去发生过如此灾难。”
Asanuma-Brice博士质疑废水排放的决定。她告诉BBC,全球海洋科学家都已经对排放对海洋生物和渔业可能产生的影响表示担忧,她认为更明智方案是继续储存和废水,直到氚的放射性自然降低。“核电站周围和其范围之外仍有空地,可以建造新的储存槽。”
不过,日本政府则强调,在福岛核电站紧邻的海边已经修建了一个处理及排放废水的水道,竣工后将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检查和确认后才会开始排放。即便如此,距离排放福岛核废水仅有一步之遥。
BBC中文整理了此次福岛核废水排放引发的各种议题及辩论,包括法律,生态方面的争议及日本的亚洲邻居们的激烈反应。
亚洲反应为何激烈中国与港澳多年来,中国对福岛核废水排放一直持反对的态度。6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记者会上批评日本污染海洋、损害人类共同利益,“极其自私和不负责任”。5月27日,中国代表在世卫大会(WHA)上抨击东京的计划,要求日本在与各国政府达成协议前不能排放核废水。
香港及澳门特区政府则与北京的态度一致。认为日本需要与受影响的国家及政府沟通达成协议后,才能够行动。
香港环境及生态局长谢展寰上周接受电台专访称,日本一宣布排放核废水,香港就会立即禁止福岛一带沿岸“最高风险县份”的水产进口。对其他风险县份的水产也会实施严厉进口管制。
事实上,目前香港已禁止进口福岛的蔬菜、奶类饮品和水果等,但不包括果汁。根据香港《明报》,谢展寰表示,日本进口到港的食品占香港整体食物供应只有2%,港府预计影响不大,但理解港人热爱日本食品“感情上有影响”。
此外,香港最大的连锁超市之一惠康(Wellcome)发言人书面回覆BBC中文说,“公司向来非常重视食品安全,我们欢迎政府加强抽验日本食品,以保障市民安全。”惠康又称,会密切留意港府未来公布的政策,将配合并遵守相关进出口要求。
澳门则宣布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澳门市政署在6月13日称,一旦日本开始排放福岛核废水,将会暂停包括东京都、千叶县等9县市的水产、蔬菜和水果等进口申请。澳门市政署还说,届时不排除要求日本其它地方进口澳门的鲜活食品,也都要开始附上辐射检测证明。
韩国与日本一海之隔的的韩国这次并没有如过往政府那样对日本排放废水大力反对,但韩国也没有打算解除对福岛食品的禁令。不过,韩国政府自2013年起就禁止进口来自日本福岛县、茨城县、千叶县等邻近县区所有水产品,并禁止福岛县产的稻米和菇类卖到韩国。
面对核废水争议,韩国政府启动了“国民安心”计划,希望消除国民顾虑。但是,韩国政坛及民间的反对声音仍然很大。韩国反对党刚组团赴福岛核电厂考察,对于排放废水持反对意见,并指责韩国总统尹锡悦。面对反对党抨击,韩国总理韩惪洙甚至表态愿意亲自饮用自福岛厂过滤后的水。
港媒《南华早报》引用数据称,韩国一项千人民调显示,超过85%的韩国人反对日本排放废水的计划 。70%受访者表示,若继续排放废水,他们会减少食用海鲜。
许多韩国渔民也对核废水排放深感焦虑。
来自济州岛的海女金恩娥(音译)告诉BBC韩语组说,“从更广义上来看,我们认为自己是海洋生物,因为我们用自己的身体直接进入水中。在工作时,我们会喝海水。不仅进入我们的口中,还会进入眼睛、鼻子和皮肤。我们每天要潜水大约五个小时——这意味着我们处于潜在危险的前线。”
金女士说,“我四十多岁了,是我们村里最年轻的海女。我觉得我站在了十字路口上。我正在认真考虑,这是否应该是我最后一年当海女。对我们来说,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生死攸关。”
另一位住在鸟山的渔民朴熙俊(音译)则告诉BBC说,“事实上,放射性物质可能不会进入我们的海域。然而,当人们食用海产品时,他们难免会感到焦虑。老实说,我也感到焦虑。来这里从事渔业工作的年轻人只是在等待和观望。他们已经准备好回城市了。”
台湾同样位居东亚,台湾政府并没有杯葛日本福岛废水的排放。台湾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称,会密切关注,并强调,福岛排出核废水主要会随北太平洋洋流往东太平洋及美国方位移动,仅小部分会流向台湾,最快在排放后一两年到达台湾海域,并已经进一步稀释。
去年2月,台湾宣布松绑日本福岛及周遭五县食品管制措施,但菇类及野生鸟兽肉仍然禁止进口。前总统马英九当时抨击蔡政府罔顾民意。不过,国民党也在要求台湾政府重启核电,代表国民党的2024总统参选人侯友宜,近日表示将支持继续使用核电,台湾富商郭台铭也表示,核电干净安全,他之前更提出台湾每一县市应该增设一座核电厂,引发舆论激辩。
环保团体“全国废核行动平台”去年发声,积极反对日本将核废水排放入海,称日本不应因过滤废水成本考量,就将邻近国家的环境生态、海洋渔业与人民健康置于辐射污染的威胁之中。新北市北海岸万里一名王姓渔民告诉台湾联合新闻网称“最好是不要排入海水”。王先生说,他身旁的渔民都对日本排放核废水有意见,势必影响到渔业:“日本以前浮石飘到台湾的北海岸,渔民就受损很大,浮石还看得到,但如今核废水是看不到,影响会超过想像。”
法律能阻止排放吗?2020年6月,联合国人权专家曾公开呼吁东京莫忽视核废料处理过程的人权义务。联合国希望日本在新冠疫情危机结束后,展开适当的国际磋商之后,再决定是否要排放核废水。据此,绿色和平(Green Peace)强调,核废水如何处理对人类和地球产生持续几代人的深远影响,也关乎日本当地渔民的生计,以及其他国家民众的人权。
但是,除了呼吁协商对话,外人能否通过法律途径阻止日本排放核废水?
台湾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政策学院院长饶瑞正教授告诉台媒,人类史上有3次核灾求偿成功案例,包括1979年美国三哩岛事故、1986年前苏联的车诺比(切尔诺贝利)核灾、1999年日本东海村临界事故等,“若要求偿成功、打赢官司,关键就是要证明有无因果关系。”
对于日本排放核废水“是否真的对海洋环境、生态与人类健康无害”有关这一问题,不同国家及团体存在重大歧异。
饶瑞正教授向BBC解释,此为科学上的事实问题,势必须透过科学方式处理与论证。在国际法上,若依照国际核能损害赔偿公约,或1982年制订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94条,都可以要求日本在污染防阻义务与损害赔偿的法律责任。“但是,前提必须是排入海中的废水在科学上是有害的,而且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该公约规定,各国可以向国际海洋法法庭申请禁制令来阻止核废水排放计划。但目前尚未有任何国家提起诉讼。
饶瑞正分析,原因是日本有请国际原子能总署检验核废水,结果出来都是合格的,所以要与日本就排放核废水兴讼并不容易。但饶教授仍向记者强调,日本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文明国家,或该提出更适当的科学证据,与透过第三方公正科学机构的检验与长期监督,甚至开放给周边国家共同参与检验、监测、公开资讯以解除周边国家的忧虑:“甚至外交宣示与保证一旦对周边国家造成损害,将负起完全的责任,并预先提存一笔适当的赔偿基金,以示负责。”
绿色和平组织则表示立场不变,认为日本政府应利用周边的土地来兴建更多储水槽,存放废水,再寻求更安全的解决方案。
“氚”为何是关键?关于福岛核废水,很多科学家们都将焦点放在“氚”残留的争议。简单来说,氚是一种氢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存在于核反应之后。 311核灾后产生了被高浓度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 尽管经过净化和稀释,但废水中仍含有氚存在。日本政府强调处理后的核废水,不会残留除了放射性氚以外的其他放射性污染物。换言之,只会将含有氚的废水排入海洋。而且东京认为,含有氚的核废水只会产生非常微弱的辐射,不会对海洋或人体健康有害。
但是,绿色和平强调,氚确实是一种低能量的放射性物质,但并不代表其影响微弱,而且一旦被植物、动物和人类摄入,即有可能造成伤害。该组织核能研究者Shaun Bernie 撰文表示,氚并非如日本政府宣传的一样对无害。
无论立场如何,日本若在今夏排放核废水,在日本国内及亚洲国家,势必将造成极大影响及争议。Asanuma-Brice博士告诉BBC,她认为受到最严重影响的仍是福岛当地居民,特别是渔民。“对他们来说,这个决定是灾难性的,也对他们的工作造成伤害。”
她说,尽管东京实施了积极的宣传政策,以使民众接受核废水排放,但民调显示日本国内民众仍有大约一半持反对意见。
Asanuma-Brice博士则说,海洋生态系统也将受到影响,因为,即使类似的污染在其他地方已经存在,但一但核废水排出,仍形成额外污染。她强调,一些科学家(如基瓦洛海洋实验室主任里奇蒙德)也表示,放射性核素可能随着海洋洋流传播,并且会让在海洋中长期迁徙的海洋生物(如浮游植物)长期携带,而浮游植物是所有海洋生物食物链的基础。
“当前的问题是不确定性,用更多的时间考虑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肯定更好。”她告诉BBC。
随手一赞,手留余香
赞(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