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历史返寻味] 曹立仁:毁三观的中国近代史(连载完毕)
本頁主題: [历史返寻味] 曹立仁:毁三观的中国近代史(连载完毕)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guokeyige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977
威望:98 點
金錢:1766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9-07-14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1-24 11:05 #200樓 引用 | 點評
无颜夜月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2443
威望:245 點
金錢:16248 USD
貢獻:5000 點
註冊:2014-04-08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1-24 11:21 #201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27
        朝廷派去接替郭嵩焘的是曾纪泽,曾纪泽的内心里则是对郭嵩焘充满敬意的。清国时候的人,遵循的是旧传统,郭嵩焘是和曾国藩一起,从基层创办湘军的人物,算是曾纪泽的父执辈。另一方面,曾纪泽也认同郭嵩焘的观点,他并不认为郭嵩焘是汉奸卖国贼。在北京的时候,他对慈禧太后说,郭嵩焘是个正直的人,不顾自己的名声为国家办事,他只是心急,恨不得中国立刻自强起来。慈禧太后也认同曾纪泽的话。
        但是两个人从交接一开始,就发生了文明体系的冲突,郭嵩焘不仅研究学习洋人的学问,他自己的行为处事准则都开始“洋化”啦。
        出于节省官费的考虑,曾纪泽希望两人能够在巴黎交接工作,这样可以节省些路费嘛。
        郭嵩焘拒绝了,告诉他,我是驻英公使,只是兼领法国,交接工作当然必须是在英国。
        曾纪则赶到了伦敦,办完交接工作,曾纪则和随员们一起请郭嵩焘吃饭,他的本意,是向郭嵩焘表明,尽管国内许多人骂郭嵩焘作汉奸卖国贼,但是我们懂洋务的这些年青人,一直尊敬您为清国自强所作的努力。这一顿饭是全体同仁凑钱的,并没有动用清国的公款,就是为了表达大家的尊敬和感激。
        可是郭嵩焘已经“洋化”了,他不认同这种作法。他甚至说,所谓清国方式,英国方式,根本是无谓的瞎掰,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按大白话说,就是大家都是地球人哦,都是人哦,内心的公义天理是一样的哦,所遵循的标准是一样的哦,不要拿什么清国方式来搪塞。
        1878年时候的郭嵩焘,已经认同并且遵循洋人的政府官员纪律了。
        曾纪泽的外交工作,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和俄罗斯周旋,凭借他所掌握的外交知识和他的毅力,从谈判桌上把俄罗斯霸占的伊犁给要了回来。这一次成功,为他赢得了国际外交界声誉,能靠谈判从俄罗斯手里把他霸占的土地要回来,那简直是超人啊,你懂的,嘿嘿。
        但是接下来,在他与法国的周旋过程中,却接连出现一系列错误。
        曾纪泽是个热血的忠君爱国者,遵从父亲曾国藩的教导,他拜丁韪良为师学习英文。他学英文是相当刻苦的,他背诵整部的圣经,他要学英文通洋务以追求清国自强。
        慈禧太后对曾国藩是感恩而愧疚的,她明白曾国藩的忠心,她也明白曾国藩所背负的冤枉。慈禧太后询问他,英文学的怎么样啦?当时的曾纪泽老老实实地回答,洋人一般都懂英文,我写的英文半通不通的,但是洋人可以看的懂,而洋人写的英文,我却还不能看的明白。
        慈禧太后又问到,现在那些教案,怎么看啊?曾纪泽回答说,这些人瞎胡闹,烧人家房子,杀几个洋人,这样根本不能把洋人赶出去。
        慈禧太后回答的很有趣,他们老这么淘气啊,早晚会弄出乱子来的。
        还是那句话啊,乡亲们,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真正最感到屈辱的,是皇帝,其次是效忠于皇帝的忠臣们。
        心里有着对洋人的敌视,曾纪泽在和法国交涉的过程中,明显地又露出了两个体系的冲突。这里还有一个背景,对当时的西方人而言,俄罗斯人,算是亚洲国家,因为俄罗斯是拜占庭帝国,东正教的传统。
        曾纪则任驻法国公使的时候,正是清国和法国争执越南的宗主权归属的时候。
        法国方面质问,如果清国声称自己是越南宗主国,所以要驻军越南,那么清军对越南境内的黑旗军这样的盗贼怎么不加以追剿?
        曾纪泽回答,清国虽然是越南的宗主国,但是对其内部的这些事情,不作干涉,黑旗军是越南内部的盗贼。
        这又是个tian朝朝廷体系和西方世界体系的冲突,乡亲们想起来朝鲜的宗主权之争了么?
        在洋人的世界体系里,臣属国对宗主国进贡,宗主国就有保卫臣属国的职责,当臣属国无力镇压国内盗贼的时候,宗主国就应当介入镇压,保卫臣属国安全。你不保卫越南,驻军在越南搞什么啊?
        法国觉得遇到个不讲理了,这其实又是鸡同鸭讲啊。
        后面曾纪泽又玩权术了,他试图制造假象让法国以为,美国是帮助清国和法国争夺越南的。看看,俺们清国在这事上有盟友哦,美国人帮俺们清国人争越南哦。假的很容易就暴露的啦,你懂的。结果不仅是法国瞧不起清国公使,连美国都怒了,你自己和法国吵架就算了,凭什么把哥当枪使啊?
        这个过程中,曾纪泽作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他认定,法国政府没有胆子对清国发动全面军事行动。
        这是1883年7月的事情,当时李鸿章正在和法国谈判以求避免战争,李鸿藻张之洞这批老少爱国清流们正义愤填膺地追着李鸿章骂呢,你个新版贾似道,秦桧,骂不死你,拿卖国贼的砖头砸死你!收到曾继泽从法国传回来的判断,朝廷叫停了李鸿章的和平努力。
        除了立场强硬之外,曾纪泽还作了一件明显违背西方世界体系外交官传统的事情。
        1884年,他写文章拿法国人开涮,曾纪泽知道普法战争啊,他不仅用普法战争的事情拿法国人开涮,他还找人把文章翻译成德文,送去德文杂志发表。
        这下不仅是法国不高兴,德国都不高兴啦。这是清国外交官在公然挑拨两国关系啊,虽然这两国老是不对付,嘿嘿。
        法国向清国抗议啦,这踢球的不守规矩啊,换人换人。
        曾纪则是自强运动时代,最通洋文的大臣,他有热血,他忠君爱国,他也用他的努力和忠诚,通过外交手段从俄罗斯手里索回了被占国土,建立功勋。但是局限于他对洋人世界的认识,当他真的面对西方列强的时候,他的抗辩,他的据理力争,依旧是在旧的中国体系,和新的世界体系之间挣扎。
        1884年,因为法国的不满和国内对他工作表现的不满,他被朝廷免去驻法公使职务。
        1885年回到清国之后,他帮助李鸿章建设新的清国海军,后任总理衙门大臣处理洋务,再后来又被调遣去了户部。
        他的困境或者说悲剧在于,当他面对西方洋人的时候,洋人们觉得他太支那化,太不讲理。而当他回到清国的时候,他的同僚们和上级却又认为他太洋化。
        曾纪泽一直热切地期盼他的国家能够迅速自强起来,在他被召回国前夕,曾纪泽在伦敦“亚洲季刊”上发表文章,题目作,“支那,曾经熟睡过,正在觉醒中”China, the Sleep and the Wakening。
        回国之后,曾纪泽一直在努力实现他的志向,推动清国的洋化进程,但是当时的人们反对他,他一直得不到机会施展他的抱负。
        回国五年之后,他在失望中离开了他忠心报效的清国,离开了这个世界。
        自强运动的检讨
        首先,楼主并不认同所谓“洋务运动”的说法。
        首先,诉说历史,和观察现今的世界一样,应该尽量地基于客观的事实,而不是把自己推测总结的,说成是对方的说法。清国历史上的自强运动,是明确的主张。地球人都没听说过自强五领袖说过,皇上啊,咱们要搞个洋务运动哦。
        其次,更为关键的是,诉说历史,解读历史,当尽量还原历史的背景和语境,这样才可以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是如何一步又一步走向现代化的。
        现代的小百姓说,哟,您真洋派。那是在夸对方,因为在后来历史发展的语境里,洋派是文明的代名词。
        自强运动时代的小百姓和士人们说,哟,您真洋派。那是在骂对方,鄙视对方。
        把自强运动说成是洋务运动,不仅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说法,而且是一种逻辑错误。因为同样一个洋字,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同时代,其内涵是完全相反的。
        楼主更不认同自强运动是失败的运动的评价。
        说失败,就要有标准,成功失败之间的界线是什么?如果要拿清日战争的胜负结果作依据,这种依据是牵强的。这样的历史解读,更容易导致军国主义的倾向。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0 09:47
TOP Posted: 01-24 11:22 #202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28

        如果和自取运动开始前的清国状况进行对比,自强运动所取得的现代化成就是显然的啦,第一所国立的现代大学,一个现代体制的海关,一批现代化的企业,这些不是成就么?
        当然,然后可以说,地球村亚洲班隔壁桌的那个日本同学,学洋人好像比清国同学要好啊,咱们和他比比看,看看日本小朋友,学习方法有啥不同?为啥他学的更好?
        自强运动,是清国五个忠君爱国的满汉大臣和一个女人的事业。
        自强运动开始,恭亲王已经明确了基本的战略,在外交上,尽量和洋人避战,避免武装冲突。在内政上,全面学习洋人的军事技术,武器使用制造方法,以及洋人的训练和作战方法。
        但是他们的自强努力只是几个先行觉悟者的个人行为,得不到当时绝大多数体制内的官员们和体制外的读书人们的认同。
        清国的自强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明显不同就在这里。
        日本明治维新是经过各方面激励的思想和武装的斗争之后,所作的公开誓言,全面学习洋人。堂堂正正,名正言顺,全社会全面学习西方。
        而清国的读书人,还纠结在传统的束缚中。郭嵩焘研究出来,所谓tian朝中国,华夷之防的传统,不过是起源于明朝的朱元璋。举国上下骂他作汉奸,在传统束缚中的人,要有勇气,才能够有能力看清楚历史,看清楚现实的。因为认识真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自己的固有认识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过程。
        缺乏日本这样全面争鸣以达到全社会全面学习西方的共识,是自取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根本差距。
        日本学习洋人,是以学生对老师的心态,内心谦卑而恭敬,一丝不苟地学习。日本人是在向一个新出现的文明体系的洋人们学习现代文明。1885年,福泽谕吉更是公开喊出脱亚入欧的口号,他认为和欧洲文明相比,固有的亚洲文明是愚昧,缺乏法治,残暴和缺乏同情心的,因此日本应该学习西方的文明。
        清国的自强运动中绝大多数从事洋务的士大夫们,包括留学生们,则只是学洋人的军事技术,是一个权宜之计,在心态里,往往是对立的,带着无奈的苦毒。Tian朝上国,文明礼仪之邦的俺们,迫于形势,要向犬羊一般的狄夷洋人学习军事。清国的绝大多数士人们固执地认为,洋人是野蛮邪恶的,未开化的。
        从外交战略来说,曾国藩去世之后,左宗棠成为坚定的好战爱国者,他隐然成为年轻一辈爱国清流们的领袖,力主对外战争。
        在清法战争末期,左宗棠怒斥李鸿章说,一个李鸿章比十个法国将军还坏。
        在文祥去世,恭亲王失势之后,李鸿章成为了唯一的和平外交路线者。
        热血好战的爱国大臣们,是自强运动时期的误国者。在朝廷上喊打喊杀的张之洞,亲临前线出任两广总督之后,他不再坚持对法国继续战争了,因为已经无力可战。而此时,清国已经失去了福建的舰队和马尾造船厂。
        偏见往往是因着无知,在甲午年清日战争之前,每一个转变立场,认识到洋人的强大,决定学习洋人的士大夫都有着自己的亲身经历,其中绝大多数人是经历了惨痛的教训。
        张之洞成为爱国清流中的先行觉悟者,但是此时,李鸿章的自强事业已经到了尾声。
        机会成本的概念,乡亲们都知道的啦,每一次对外战争的耗费,那就以是东南军事建设事业为代价的啦,你懂的。
        从内部的建设成果来看,自强运动显然有很多需要检讨的地方。
        自强运动的领袖人物们,是超越他们那个时代的贤者,他们有勇气承认洋人有比中国人厉害的地方,更进一步有勇气去学习洋人。
        但是局限于他们的时代,他们都真诚地相信,中国固有的文明传统,文化思想,政治制度是全天下最好的,没必要学习洋人的。他们旧有的学问越大,他们固有的包袱越重。乡亲们,洪秀全就没问题哦,太平军就对洋玩意很热衷哦。
        但是自强运动过程中,非常明显的就是受到了中国固有制度,文化思想和传统习俗的影响。
        洋人的文明,发展到和清国发生碰撞的时候,已经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楼主不认同工业革命的说法啊,革命在另一种语境里往往是负面的,更关键的是,工业革命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吧嗒,石头一裂,现代工业就蹦出来啦。
        那有这么神奇的故事啊,这就像牛顿脑袋让苹果砸一下,他就搞出来重力理论,自古以来,脑袋让苹果砸到的人海了去了,有谁觉悟出些啥?人家那都是有一个摸索思考积累的过程的,工业化过程,城市化过程更是如此。
        洋人的工业文明不同于农业文明的一个特点,就是标准化,流程化,不再浪漫啦,不再追求创意,追求个性啦。还有留下来有创业的,那就是奢侈品,纯手工制作的工匠那些的,你懂的。
        古时候的洋人,那其实也相当浪漫的哦,英国黑太子拍马而出,大声吼道,吾乃,威尔士亲王爱德华是也!法王麾下可有敢来领死的骑士么?然后一帮子法国骑士就拥上来啦,黑亲王就带着亲随和他们砍来砍去的。黑太子要是阵亡了,或者被俘虏了,这战斗一般也就结束了。一般被俘的可能性比较大,英国太子比较值钱啊,能赚一大笔赎金,你懂的,嘿嘿。
        可是进入工业化时代了,那显然就不能这么浪漫啦。战斗方式和战斗人员的组成都起了变化,像楼主这样的泥腿子,也参加军队作战啦,又不需要自己买马买盔甲,泥腿子当然也可以参军作战啦。
        洋人也相应地发展出了一套招募军人,管理军人和训练军人的体制。日本人就是引入的普鲁士体制,建立起现代化的军队。标准化,简单复制,批量训练,工业化体制。
        可是清国不一样啊,清国的军队主力是湘军淮军这样的体制,儒生带领乡亲们练武术办民团的传统。
        这里首先是有个问题,兵源固化了,当兵当到老啦,娃就补进来啦。或者是那里有缺员了,拖拖老乡跟长官说说话,俺们村的李大个就进去了。日子一久了,这就和绿营军一样啦,成了一个封闭的圈子,也变成兵油子了,不再是当初那些朴实的农村娃啦。
        军官呢?那还不是老办法的军官?军官们没有洋人的军事理论培训,也缺乏工业化的概念。当初依样画葫芦学英国军官,洋人一走,这葫芦画着画着就画成西瓜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嘛,你懂的。
        自强运动的时候,不是有英国人来参观么?参观了工厂还参观了淮军。
        洋人发现了两个很有喜感的现象,第一个是淮军装弹药,当时还是前膛枪的时代,火药从前面枪口灌进去,然后拿个铁条从枪口往里捅,把火药压实。
        洋人军队的操作流程,是把枪口朝外,以避免事故发生。
        淮军不这样哦,淮军倍儿认真,一边捅一边拿眼睛往枪管里瞄,这不是玩命么?万一一走火,这眼睛就废啦。
        再有一个,淮军演练射击啊。一排威武雄壮的淮军,举枪,然后是瞄准吧?地球人的军队一般都该往前瞄准吧?淮军有创意哦,眼睛往那儿踅摸的都有,就是不往前看。呯,这一枪就算出去啦,指那儿打那儿这叫。
        打枪随便放的毛病呢,至少到民国的时候,还这样。北洋系的起源就是淮军,护国战争的时候,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围观了这场激烈而又颇有人文主义关怀的战争。
        那次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动飞机轰炸哦,现代化战争哦。
        根据他的围观记录,说是双方估计是打了几百万发子弹,一个人没打着。他非常善意地建议说,以后还是别打枪啦,大家改玩弓箭吧,那玩意儿至少还靠谱些。
        我们当然不能说,淮军全都是这样,但是这就是工业化,标准化的关键啊。现代化的军队,可不就都是一样的标准,一样的操作流程么?
        显然的,自强运动中的清国军队,还没有进入现代体系中来,还是在浪漫的农耕文明时代。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0 17:22
TOP Posted: 01-24 11:23 #203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29
        早在1873年争执是否要出兵收复新疆的时候,李鸿章就明确地说,应该有取舍,重点是在东南海防,而不是西北塞防。他的战略很明确,清国已经是不是tian朝上国的实力,只能有所取舍,一面避战,一面发展东南防务,尤其是海军。因为李鸿章认为洋人都没有领土野心,他认定日本是假想敌。而制约岛国日本的最有效办法,是大力发展海军。
        但是当年的清国,根本没有像日本那样引进洋人的中央财务制度,清国国库没钱办海军。那怎么办?只能靠各省协助出钱。根本就没有个固定的海军军费预算。各省爱给不给哦,让朝廷压下去,那各省也有办法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你懂的。而且爱国清流们一高兴,和法国一打,那大家不又都没钱了嘛?本来就没个稳定的海军军费来源。
        再比如,光绪皇帝快亲征的时候,他生父醇亲王担心慈禧太后贪恋权位,于是下了好大一盘棋,干吗呢?重修颐和园,让老太太有个老年娱乐场所,这不就好办了嘛。人家有才啊,那叫办海军学校。光绪皇帝对慈禧太后尽孝心啊,这不能说是错事啊。
        可是问题出在,如果是洋人财务体制,内务府那些的经费和中央的国事开支,那是两个体系啊,乡亲们,那算公款私用啦,财务制度上公私不分。
        赫德看了都着急啦,海军预算军费,还有三千六百万白银的缺口,可是他也没办法。
        财务制度是旧的,官员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就更不用说啦。
        就算是领袖本人是廉洁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制度,都无法制止贪污腐败,更何况李鸿章本人就不廉洁。
        办海军开销巨大,发财的机会更多,你懂的。
        1894年9月,赫德发现,克虏伯制造的定远和镇远两条军舰上,居然根本没有爆炸炮弹,而其余所有英国制造的军舰,弹药都不充足,这是清日海战之前的事情。
        官督商办的企业,本来的用意是为了赚钱补贴自强事业,可是这种吸取民间股本,却又有清国官员管理的模式,因为缺乏洋人的管理和审计制度,发展到后面,越搞越腐败,变成管理者给自己赚钱的地方了。亏了企业亏了股东,肥了企业管理人员。
        洋人的法治思想和清国的法律思想,是完全不同的体系,二者的出发点和规则都完全的不同。
        清国的传统法律思想,和日本是一样的,是从皇帝,官员的角度出发,去作管理,去约束被管理者,同时警告民众,哪,看看,违法的下场很严重哦。
        而洋人的法律思想,则是从保护个体的权力出发,去保护个人的各项权益不受侵害。
        日本引入洋人的法律思想体系之后,就跑去告诉西方列强说,哪,众亲们,俺们日本国的法律制度也和你们洋人一样啦,也没有酷刑啦,这领事裁判权,是不是多余啦?洋人们一看,哦,是哦,现而今这日本国的法律制度也和俺们洋鬼子接轨啦,那么好吧,这领事裁判权就废除吧。
        这两套根本对立的法律体系并存,首先是制约了自强事业的发展。
        李鸿章一说不同意见,就被爱国清流们骂汉奸卖国贼。如果引入了洋人的法律体系,这些都是缺乏法律依据的莫名其妙的指控,但是成天被人这么骂,不仅是脆弱的小心灵受伤害哦,影响办事情啊,你懂的。
        朝堂之上,讨论处理政务,就算是政敌之间,也应该有基本的准则。而洋人法律体系的缺失,导致了恭亲王,文祥,李鸿章他们一直就处于道义上的弱势地位。
        更进一步,不论是在和日本的外交争执中,还是在两次对外战争中,处处落下风。
        法国人已经下了最后通牒,清国政府已经回绝了要求,那么按照洋人的法律,两边这就算开打啦。法国军舰进马尾港,清国官员还迎接欢迎他们呢。清国人自己热情好客,这不妨碍法国人摆好架势开炮吧?法国人还真守规矩,他们没有一进来就打,为啥?当时港口里有中立国家的船舶,法国怕一打起来,误伤到中立国家的船,那不就引起国家纠纷了嘛,你懂的。
        东乡平八郎击沉英国商船的高升号的时候,消息传来,李鸿章以为英国这下应该发怒了。清国人没有意识到,从清国的体系来说,忠君爱国,誓死不降绑架高升号上英国船长和水手的行为,是可颂赞的。
        而从洋人的法律体系来说,清国军人这是哗变作海盗了。如果英国人不是把清国军人定义为海盗行为,那么遭受英国打击报复的将是清国,而不是日本。
        洋人的法律体系里,中立方不守攻击的同时,是不能拉偏架的。比如啊,人道主义援助的红十字队,进入战场,解救伤员,突然掏出枪,那不耍赖皮嘛。
        自强运动最大的困难在于,他们不被当时的人们理解和认同。
        他们忠君爱国,他们尽他们自己力量追求清国自强,但是忠君爱国的绝大多数士大夫和读书人都骂他们作卖国贼。
        李鸿章是一人之力对抗日本这样一个国家,乡亲们,搞笑么?这是他自己的说法,也是当时围观的洋人们的说法。
        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日本军队攻占威海卫军港之后,俘获了所有在军港里的清国军舰,一个南洋海军的舰长跟日军说,哈喽哈喽,俺和他们北洋舰队不是一拨的啊,俺们不是来和你们打仗的哦,是不是应该放俺们走啊?
        全盘学习西方的日本,现在已经是全国统一的皇军体系,不再是长洲藩,萨摩藩这样的各体系私兵。而此时的清国,并没有一个现代化的军事体系。
        1895年时候的清国概况
        还是从政权,土地和人民三方面进行比较。

        政权形态

        到1895年的时候,清国的中央政府,出现了一个处理外交事务的部门,总理衙门。
        失去了tian朝朝贡体系下的所有朝贡国,并且向外国派驻常驻公使,此时的清国算是进入世界体系之内啦。清国原本对外自称“中国”,在明清的话语环境里,“中国”就是地球的中心国啦,就是tian朝啦,所有地球人类的中心,你懂的。所以如果要翻译成英文呢,那就是Heavenly Empire,帝国,至少的,应该是Central Empire中央帝国。
        可是到了清日战争之后,朝臣们无奈地承认,清国不过是地球上的一个国家而已。如果要再翻译英文,那就接受洋人的说法,“支那”啦,China。
        英文里把中国称为支那,这个词源总说纷纭,比较主流的说法是,起源于瓷器古镇,昌南镇,支那一词,是昌南的音译。
        到1895年的时候,汉臣势力开始坐大,李鸿章的时代已经渐渐要过去了。新崛起的是湘军系的领袖刘坤一,另外就是没有系的张之洞。张之洞是没有派系的哦,他本是清流嘛,君子不党,你懂的。经过清法战争之后,当初热血爱国的张之洞,开始觉悟到洋人是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的,他后来成为在地方上最为积极推广洋务事业的封疆大吏。他的事业,我们会在后面细说,他是清国最后一位能臣。
        各地督抚们集人事军事民政财政权力于一身,地方汉臣势力的坐大,削弱了清国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首崇满洲的清国传统遭到了挑战。在讲述清国历史之前,已经解释过清国的满人是什么样的概念。不论你原来的出身是蒙古人,藏人,汉人还是俄罗斯人,一但被提拔进了满人这个组织里,你就享受有种种的优惠和特权。满人成为事实上的一个利益集团,他们的特权是清国共命运的。历代的清国皇帝,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要职务都是由满人担任,以确保皇权的稳固,这个传统被颠覆了。
        清国的国防和内卫,越来越依靠汉臣们按照湘军淮军模式所招募的私兵。
        这些后果,应该都不是同治年间,朝廷和中兴三人众当初所能够预料的到。而私兵模式的弊端,直接促成了清国的灭亡和之后中国的长期分裂割据。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0 21:29
TOP Posted: 01-24 11:24 #204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30

        清朝的国土

        和1860年相比,清国的领土面积已经大为缩小。
        1864年,俄罗斯和清国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清国丧失44万平方公里领土;1881年,俄罗斯和清国签订“伊犁条约”,清国丧失7万平方公里领土。
        1895年,清国和日本交战,战败后割地赔款求和,丧失澎湖列岛和台湾。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台湾的归属历史。
        在中原帝国殖民台湾之前,台湾岛上生活着原住民,据学者考据,台湾原住民应该属于马来人种,也叫大洋人种。明清两朝的时候,中原帝国的人们称他们作“东番”,或者“生番”。在后世看来,这显然是族群歧视的称呼,但是那是在tian朝朝贡体系时代嘛,洋人都是犬羊嘛,嘿嘿。
        明朝洪武皇帝,开创闭关锁国传统,从此民间出海属于违法行为。
        有胆子的明国国民私自出海,去台湾岛垦荒为生,当时台湾并不隶属于中国。
        后人可以知道的是,台湾岛一直是明朝时代的海贼据点,海贼林道乾,海贼颜思齐,以及海贼郑芝龙都曾经在台湾盘踞过。日后明国招安郑芝龙,适逢福建大旱,他曾经建议过殖民台湾,他说台湾岛上荷兰人并不多。
        明国亡国之后,郑芝龙降清,而他的儿子郑成功则坚称和清国对抗。1660年,郑成功败退到台湾,开始和荷兰东印度公司作战,争夺台湾。
        1662年,东印度公司军队开城投降,郑成功夺取台湾,从此这里成为明郑小国。
        1683年,清国军队攻灭明郑,至此,中原帝国正式领有台湾。
        雍正乾隆两朝,清国开始殖民台湾,到1885年,清国建立台湾省,台湾首任巡抚是淮军系的刘铭传,刘铭传任内对台湾原住民进行有组织的大规模残酷杀戮。幸存下来的原住民被迫逃进山区,刘铭传则安排汉人占据台湾平原地区,清国从此开始大规模殖民台湾。
        1894年,清日战争爆发,清国派遣刘永福进台湾。刘永福就是在越南的土匪武装黑旗军首领啦,他率残部数百人败退进清国境内接受了招安。刘永福到台湾之后,重组黑旗军。
        马关条约之后,清国割让台湾给日本。刘永福又一次反了,他拥立台湾巡抚作总统,成立台湾民主国。日军登陆台湾,原清国台湾巡抚潜逃,刘永福自任台湾民主国大总统和日军死扛,最后战败仓皇逃入厦门。

        清国的百姓生态

        这一段历史时期,是清国巨变的历史时期,在内部,清国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随着时局发展开始变化,对外部,则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移民潮。我们就分这两部分来讲述。
        到1895年的时候,和1860年相比较,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
        上海此时已经发展成为当时地球上最为现代化的大型都市,随着市民的增多,上海开始出现代的市民文化。洋教会办洋学堂招收的学生开始增多,上海人新一代居民接受洋教育的开始增多,更推动了这个市民文化的发展。因为有着广大受过教育的市民阶层,上海从此成为清国各项文化娱乐事业最大的市场。
        所谓现代市民文化,无非就是去阶层化啦,大家都是小百姓啦,不再是农业文明时代的阶层社会。
        在农业乡村文明时代的清国,其实和洋人是差不多的,是个等级分明的阶层社会。小百姓和士绅老爷分属不同的阶层,不仅是社会地位不同,衣着打扮都不同,有功名的读书人地位尊崇。
        可是现代城市文明,则不同了。这个“士农工商”的传统被打破了。
        因为有着庞大受过教育的市民阶层,上海从此成为清国文化娱乐事业最大的市场。
        1868年5月,美国洋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开办“教会新闻”Church News,后改名为“万国公报”。这个报纸,是直接影响和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在清国的时候,如果有人要了解西洋的世界,必需要订阅这份报纸。不论是日本的天皇,光绪皇帝这样的君王,还是李鸿章,张之洞这样的士大夫,还是康有为孙中山这样的体制外读书人。
        万国公报开宗明义,本刊是为了推广泰西各国有关的地理、历史、文明。。。
        泰者,极也。在清国的时候,大家把欧美各国,称作泰西各国,就类似后来说,西方国家啦,你懂的。
        万国公报除了科普洋人的地理,历史,文明思想之外,关于时政新闻,分三大块,
        1. 京报,朝廷的诏谕啦,大臣的奏折啦,朝野的动向啦,这些清国的时事新闻。
        2. 洋人世界的时事新闻。
        3. 时事评论,有清国的,有西洋的。
        到百日维新前,这个报纸的发行量已经超过3万8千份。
        为表彰其贡献,清国朝廷授予林乐知五品顶戴。
        1907年5月,林乐知在上海去世,万国公报终止了,但是它启蒙,影响了最初的几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贡献和推动,是不可以被忽视,被抹杀的。
        从1889年开始,万国公报隶属于英美洋教士所开办的出版社,广学会。广学会的经销网络遍布中国各地,除了代销网络之外,在三十五个城市有直接的经销网点。在1949年之前,广学会所出版的各类西洋科普书籍,影响了追求中国现代化的知识分子。
        其中有两本书,在清日甲午战争之后,风靡清国。一本是马恳西所著的“泰西新史揽要”,该书由李提摩太和清国学者合作翻译,着重于讲述19世纪欧美各国变法维新的历史。另一本书,则是林乐知著作的“中东战纪本末”,内容是清日战争的历史,资料和评论汇编,以及林乐知本人对清国时局的评论。在清国的时候,中国人会称日本作“东夷”,“东瀛”,所以清日战争,又被称作“中东战争”。
        这两本书,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对历史,对世界,对清国现状和未来的解读和思考。康有为所有的维新思想,都可以从万国公报和这两本书中找到直接的根源。
        在自强运动的时代,清国官府之内,只有李鸿章这样少数几个人,主张学习洋人的军事技术。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的自强运动,不仅遭到当时绝大多数官府内士大夫们的反对和唾弃,在野的读书人,也是一面倒的鄙视怒骂这些主张学习洋枪洋炮的卖国贼。洋人本是犬羊般的狄夷,学这些没开化的野蛮人?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廉耻道德有问题。
        清日战争,对清国的知识分子震撼是巨大的,一个清国读书人眼里的蕞尔小国,不过学习了洋人的制度和学问,就把堂堂tian朝中国,打的失去招架之力,这种屈辱感和失落感,是巨大的。
        官府不再有强大的反对学习洋人的阻力,官府外的一些先行觉悟者,开始认真地去学习,去思想西洋人的学问,他们所探寻的,不再是自强运动所追求的洋枪洋炮,而是洋人的洋思想洋制度。
        除万国公报之外,另一个影响上海市民文化和清国社会的,则是英国商人合股创办的“申报”。1872年开办的申报开宗明义,确定其办报目的,是为了赚钱盈利;其读者市场,为清国各界百姓;其新闻内容力图覆盖清国社会各界,上至时政大事,下至小市民和农民的疾苦。
        1875年,申报再次发表社论,阐明办报新闻原则,直言不讳,力求公正。
        出于市场考虑,申报一开创,老板就是聘请的举人蒋芷湘为总主编,开始华人编华人写华人读的办报传统。目标直指当时市场份额占领先地位的“上海新报”,通过成功的市场营销,迎合市场的新闻内容,和价格战,申报开张半年之后,洋教士创办的上海新报被迫停刊。至于此申报成为当时唯一的汉语商业性报纸。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1 11:55


[ 此貼被不用吉奥在2024-01-30 22:59重新編輯 ]
TOP Posted: 01-24 11:25 #205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31

        1881年9月,清国派遣留学美国的幼童们被召回,回到了上海,他们遭到了清国舆论界的普遍指责。“申报”是这样说的,国家花了这么多钱,送这些孩子们出洋留学,谁知道这帮人一出洋就不学好,不自爱。中国首次派出的留洋学生,没有官宦子弟哦,没有大老板大买卖人的娃哦,招收的全是泥腿子家的娃,杂七杂八的,这样的人,有什么能力学习西洋人的学问?有什么能力学习海军陆军的学问?这帮货从人品来说,性格乖僻,从学习能力来说,笨的要命,听说这批货在美国的时候,一跟他们说国家大事,一跟他们说他们所肩负的艰巨任务,他们就打瞌睡,这样的货,能有什么出息?!
        申报的社论,让我们能看到那个年代的上海知识份子的许多观点,乡亲们要知道哦,这是份迎合市场的商业报纸。
        1. 洋人的学问,叫西学,上海的知识份子不排斥,而且尊重。
        2. 巨商大贾这些大老板大买卖人,是和故家世族这些世代的士大夫人家,一个档次啦,不再是士农工商的划分。
        3. 阶层意识很明显的,明显的,赤裸裸地歧视社会底层家庭出身的孩子。还是那句话啊,历史的变迁,是一个过程。上海的知识份子消除了士人对商人的歧视,但是对草根阶层的歧视,是一样公开讲述而且觉得正当的。
        4. 上海的知识份子,有着强烈的爱国热忱,他们希望清国能够好起来。
        随着上海变大,市民阶层扩大,识字的人多,以及新闻出版业的发达,上海此时已经成为清国的文化中心,市民文化娱乐产业也开始发展兴旺起来。
        前面说过的,在明清的时候,戏曲那是下里巴人的娱乐活动,士人们一般是不屑一顾的,戏曲又分雅部和花腔。
        士人们若是真要欣赏戏曲,那么就是雅部里的昆曲这些的啦,内容体裁一般都比较暧昧的啦,都是小尼姑思春啦,书生翻墙找小姐私通啦,这些个的,你懂的。
        泥腿子小百姓喜闻乐见的各地方戏,则一般是朴实传统的伦理,加上神话故事啦,历史故事啦这些个的,陈世美忘恩负义啊,最后不得好死,嘿嘿。当时唱大戏的,大家会叫他们戏班。
        徽班进京,满人喜欢啊,慢慢地他们就在北京发展起来啦,当时的人们叫他们皮黄,二黄那些的。但是他们唱的大戏,不仅是士人们不屑一顾,小百姓都不喜欢啊,为啥?因为戏文念白那些都是满人听的北京话,小百姓认真听不懂啊。
        上海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城市之后,成为清国最大的一个文化消费市场。皮黄戏班当然要来上海跑码头啦。上海是市民文化,没有那么强烈的雅部花腔概念,大家跑去一看,哦,这京班戏,很热闹啊,大家觉得好玩哦,上海人管他们叫京班戏。
        1872年,申报说了,市民读者朋友们,这不是京班戏哦,这叫“京剧”。
        在当时,上海知识份子开始引入洋人的戏剧了,洋人的戏剧叫“新剧”,要除旧立新嘛。上海知识份子崇洋嘛,你懂的。上海文化人开始学习洋人的新剧,改革清国固有的戏曲文化。京剧听着,明显比京戏有档次啊。从此,就有了京剧这个名字。唱京剧的,在北京在天津再红,人家都不认,亲,没在上海占住脚,就跟北京天津欺负俺们没文化?
        所有唱京剧的“角儿”,那必需的,得去上海唱红了,上海观众认了,得,您这算考核合格,回北京赚钱,大家都服。
        同样的道理啊,如果两个当红的角儿,真要比谁更牛,那必需的,去上海,唱对台戏。上海观众捧谁,那说明,谁更牛。
        这就是梨园行的传统,要在文化中心上海得到观众认同,才算真的是名角。
        随着开放口岸的增多,沿海和长江沿岸,洋人们也开始多了起来,有作买卖的,有传洋教的。洋人们居住在租界里,和上海一样,华夷之防已经崩溃,许多有钱人也愿意搬进租界里居住。天津和汉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在乡下,乡亲们的生活也开始发生了变化。洋鬼子到处乱跑,传洋教,而且还有女鬼子到处跑,真不要脸。乡亲们骂他们不走,甚至拿大粪泼他们走,他们还赖着不走,真令人讨厌。李大个很郁闷,他爹妈为他说的亲事,花了家里不少钱,可是那个不要脸的女人,居然没过门,就信了洋教。听人说,信洋教的教民们,男男女女都聚在洋教堂里那个。那个啦,你懂的。真不要脸,畜生不如。更让李大个郁闷的是,爹妈要退了这么亲,可是对方居然不还聘金,这些信洋教的,真不要脸,这不是白讹了一笔钱么?爹妈跑去找举人老爷评理,举人老爷是个讲理的人,可是举人老爷说他也帮不上忙,那些教民,不听他的,那些教民听洋教士的。爹妈想去告官,可是举人老爷说,官府怕洋人,告官也没有用,官府都偏袒洋人。
        为啥大清国的官府,居然会这样不样不讲公道,偏袒洋人?举人老爷说,因为那些洋人洋枪洋炮厉害,皇上也是没办法,这帮洋人可凶恶可不讲道理了。李大个问举人老爷,这些洋人怎么这么坏啊?老爷解释说,他们本来就是乱伦生的,所以模样都和畜生鬼怪一样,作出来的事情,说出来的话也是毫无羞耻。老爷拿出来一些宣传纸,李大个虽然看不懂字,但是那上面画的,他看懂了。举人老爷说了好多洋人行的邪恶事情,要李大个担心,别被这些洋人的妖术给害到。李大个满怀委屈地走了,但是内心里,对这些不知廉耻又蛮不讲理仗势欺人的洋教民和洋人,开始了仇恨。
        只要洋教士所到之处,民教纠纷就会产生,原有的乡村秩序遭受了破坏。除非是像河北浙江一些地方,整个村子的村民,都信了洋教,这样的地方,往往是原有的乡村领袖们,或是被洋教士说服感化,或是经历了一些神奇的事情,比如被洋教士治病给治好了,他们归信了洋教,村民们自然的也就跟着信了洋教,新的乡村秩序也就建立起来了。
        学者们估计,到1850年的时候,清国的人口已经达到四亿三千万,经过太平天国和之后的各地匪患和战乱,人口又迅速减少,但是到了1870年,经过同治中兴的努力,清国人口又超过了四亿三千万。为了需找更多的工作机会或者农田,乡亲们开始离开自己的原籍,寻找新的出路。
        靠近上海,天津,汉口这些新兴工业商业城市的乡亲们,开始离开农村进到城里作公然,或者作运输人,尽管工资很低,但是那也是一条出路。在这些运输行业工人里,会党的势力开始迅速壮大,啥是会党啊?就是清帮啦,哥老会啦这些的,你懂的。
        但是去城市里讨生活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乡亲们则选择了去寻找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北方的乡亲们有两条移民路线,一条是去关外的辽东半岛,然后再往北上,到吉林,到黑龙江,开始新的生活。原本人口稀少的满洲,现在拥入了大批来自河北山东等地的汉人乡亲们。
        往西的路线,又分南北两条。
        1884年,清国在新疆建省,尽管官府并没有批准,但是这一条不能阻挡寻找出路的乡亲们的脚步,河南陕西的乡亲们开始进入新疆垦荒生活。
        往南的路线则毕竟多元化,有一些人开始进入西藏高原,但是毕竟是有限的,因为西藏高原并不合适农耕。
        更多的人开始进入越南缅甸境内寻找土地开垦,在这个过程中,和当地原住民起冲突,那是难免的啦,你懂的。这算入侵么?当然不算啦,是小百姓自己跑过去找生活嘛,而且当时也没有后来形成的护照啦,海关啦,非法入境啦这些概念。不要说清国这边的小百姓没这些概念,缅甸越南那边也一样啊。
        福建广东一代沿海的乡亲们,则是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一部分人是去了台湾,这个前面介绍过。但是更多的乡亲们,则是选择了离开清国,去广阔的世界里,寻找新的生活。
        其实福建广东乡亲下南洋的历史,可以往上追溯到明朝。
        明国万历皇帝的时候,郑和不是下西洋么?亲,要懂事哦,要归化文明哦,来朝贡哦,给钱哦,不来?不给就揍你哦。
        南洋各小国,那谁敢不来啊?万邦来朝,tian朝上国的皇帝,那是相当的有面子,嘿嘿。
        当时有个国家,明国的人称他们作满勒加国,它是一个朝贡国,应该就是今天的马六甲啦,你懂的。葡萄牙人打来,那是打明国的朝贡国啊,明国表示很愤怒哦,很生气哦,皇帝发敕令谴责哦。谴责完了就可以了嘛,你懂的。满勒加国亡国,葡萄牙人开始继续往东征服,占领香料群岛。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1 16:14
TOP Posted: 01-24 11:35 #206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33
        紧接着葡萄牙崛起的,就是欧洲第二个帝国主义国家,西班牙。1521年,西班牙人发现菲律宾群岛,就是麦哲伦环球航海的时候发现的。再然后,西班牙人就开始来霸占啦,当时的明国人叫那里作吕宋,那里也是tian朝明国的朝贡国。这一次,明国大皇帝淡定啦,谴责啥嘛,多没礼貌啊,对吧?
        再之后,就又兴起一个国家,这次是新教国家荷兰,荷兰人也满世界抢地盘啊,他们发现爪哇群岛,就把这里给霸占了,这是印尼被殖民统治了。
        明朝洪武皇帝闭关锁国之后,一直就有胆子大的福建广东人私自出海谋生的,其实不是都是倭寇那些海贼商团,也有一些就是在南洋垦荒啦,作买卖啦,过小日子的。当然也会和当地原住民起冲突,明国人文明形态高,一般都是占到便宜的。在洋人来到之前,明国移民基本上是在南洋各地的经济和社会的最高阶层,甚至还有胆子大的自己就立国了。
        西班牙人一来,那情况就变了。当地原住民并没有统一的国家,而且文明形态比较低,西班牙殖民者不太担心,可是这些明国人不一样啊,有文化,还有组织。
        他们对当地华人的政策,那是相当的冷酷残忍的。平常收取重税,这是想逼着华人走。华人繁衍多啦?那就开始屠杀,真的是血腥屠杀。
        清国的刘铭传是如何血腥屠杀台湾原住民的,西班牙人就是如何血腥屠杀南洋的华人的。我们后世人会觉得这是邪恶可耻的,但是当时他们干起来,就觉得正当,所以三观很重要啊。
        西班牙人说,他们1593年他们驱逐过华人,其实当时的华人处境可悲的,他们回明国,那也是罪人啊,私自出海就是罪。1594年,西班牙人屠杀两万五千华人。1639年,华人数量又增长了,于是又开始屠杀,当时有三万华人,西班牙人冷酷精准地屠杀了两万多人。
        Tian朝明国都知道的,明史也有记载的,崇祯皇帝很忙嘛,你懂的,谴责都不谴责啦。
        后人看那个年代,真的是可怕啊,明国是一样这样血腥屠杀异族的。
        闭关锁国和洋人殖民者的屠杀,两个因素导致,在南洋的华人一直不多。
        福建广东乡亲们开始大规模地再一次下南洋,是要到1870年代了。
        有了以往的教训,这一波的移民潮,清国乡亲们去的主要是英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的殖民地。他们下南洋开垦荒地,或者打渔,或者作买卖,因为当地原住民文化形态低,所以他们很容易就站住了脚。但是出现一个问题。
        中国古人会玩以夷治夷,其实西方殖民者玩这一手,那也是轻车熟路啦,你懂的,地球人嘛,干坏事的思路都差不啦。
        在印尼,荷兰人觉得外来的华人一来有文化,二来更重要的,他们是外来的新移民,和当地原住民不是一拨的。所以荷兰人把清国移民作为维护殖民统治的倚重力量,让华人作税吏管理当地原住民,甚至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买卖都交给华人营运管理。
        应该就是这个时候,在东南亚的某个地方,开始把华人称作“东方的犹太人”。乡亲们要知道哦,在那个年代里,在洋人的语境里,这是侮辱性的称呼。因为那时候,许多洋人是歧视犹太人的,觉得犹太人冷酷狡诈自私,看过莎士比亚么?亲们?
        移民出去的福建广东乡亲们,除了胆子大的,另外还有的就是被官府捉拿的会党成员,三合会啦,天地会啦,这些在逃的会党成员。华人们移民到了南洋,当然也希望能够有个组织,能够抱团互助,于是在南洋的华人社区里,三合会和其他的一些秘密会党势力就迅速发展起来。会党把持了鸦片买卖,放债,娼妓这些行业,同时也向作小买卖的收保护费。
        当时在东南亚的华人社会其实是比较畸形的,一直到1890年,都很少有正经华人女人在那里定居,当地的华人女人,一般都是娼妓,或者从事别的稀奇古怪行业的,反正为人妻的女人,是很少的。
        1873年,为维护当地华人的权益,清国政府根据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当时的估计是,东南亚已经有五十万左右的华人人口,清国政府希望这些人不要失去对皇帝的忠诚,因此对他们也会进行一些管理,并且会卖清国的官位给他们。
        另外有一条线路,是去拉丁美洲。
        1840年之后,拉美几个国家出现经济高速增长,拉美是不可以有奴隶的,因为罗马教皇已经正式下令禁止奴隶制度了。寻找工作机会的广东福建乡亲们,正好可以提供劳力。
        有洋人,也有清国人,招募华工,其中不乏满嘴跑火车的忽悠,有的甚至公然耍诈承诺福建广东乡亲们,亲,去了就能发财哦。到1875年,已经有超过十万的清国乡亲进入秘鲁作劳工。去拉美的这些劳工,其实是被欺骗的,等待他们的并没有传说中的财富。
        他们主要的工作是铺设铁路,种植棉花,还有就是挖矿,因为缺乏法律保障,处境悲惨。许多人死于过度的劳累和疾病。当初签合同的时候,目不识丁的乡亲们是被欺骗的,直接欺骗他们的是他们信任的清国鸟人,鸟人是啥?鸟人就是很邪恶,没有良心存心欺骗乡亲们的坏人啦,你懂的。那些劳务合同条款极为的苛刻刻薄,逃跑的清国乡亲被抓回来戴着脚镣继续劳作。许多不堪折磨的乡亲们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这个悲催无助的人生。
        在加勒比群岛的种植园里,华工的命运也基本类似,种植园主像处置牲口一样对待这些华工。
        消息传回国内,清廷大为震惊,总理衙门委任容闳对拉美华工的处境进行调查,他当时正好在美国为天津制造局采购军火。
        容闳对秘鲁和古巴两地的华工情况进行了调查,他传回来的报告,让朝廷吃惊而又无奈。报告里陈述了华工在拉美的悲催境地,但是报告又说明了,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在于华工们所签署的劳务契约,从他们当初签署那样的契约开始,他们的处境就已经注定了。
        1876年,收到容闳的报告之后,清国朝廷下令,追查处置广东华工招募中的欺诈行为,同时下令,所有华工运输船舶出口之前,官府应该作仔细检查。从此,这些欺诈性质的劳务契约不再出现了。
        1848年的时候,美国加州出现淘金热潮,消息传到清国,乡亲们把那里称作“金山”。当乡亲们怀着淘金的希望赶到美国的时候,淘金热潮已经结束了。他们开始寻找别的工作机会,一般就是作园丁啦,开小店啦,开洗衣房啦,作劳工,或者作小买卖。从洛杉矶到西雅图之间,都可以看到辛苦工作赚钱的华工。
        1860年代,美国修建纵贯东西的铁路,这一次,给了华工们更多的工作机会。华工们的勤劳给斯坦福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那个创办加州斯坦福大学的斯坦福先生啦,你懂的。他是靠修铁路发财的,他的公司里,有一万两千多的华工。
        东西铁路修通之后,华工们开始向东部寻求工作赚钱的机会,到1880年代的时候,美国东海岸已经开始出现华人社区。
        初期移民美国的华人路程,是非常艰难的。这又是一个文明体系的冲突,只不过这一次是清国人跑到了洋人的世界。
        最早的华工们,对美国并没有归属感,他们去美国只是去赚钱的,拼命赚钱,赚完钱回广东老家乡下,这是他们的心态,他们并没有移民美国的想法,这种过客的心态是很麻烦的,因为他们并不会主动试图去了解他们所处的洋人的世界。
        另外一个问题是,华工们玩命工作的勤劳,美语里有个单词,叫作“苦力”,就是广东话的音译,因为美国的工人,不会像苦力这样拼命地工作。拼命工作的华工,容易招致别的工人们嫉妒的啦,因为他们赚钱快嘛,美国工人也会嫉妒?洋鬼子其实也是人嘛,你懂的,嘿嘿。
        在白人工人中开始传播起这样一个谣言,华工会拉低白人工人的工资水平,给再低的工价,华工也愿意干活。这个纯属瞎掰啊,因为并没有人真正的调查统计过。
        是有发生过几起这样的情况,白人工人罢工的时候,老板雇佣华工去顶替。这里又是个文化冲突哦,当年最初的那些华工,那里知道啥叫罢工?英文都不懂,他们那知道发生了些啥,再说啦,他们又不隶属于白人的工会,去工作,肿摸啦?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1 18:41
TOP Posted: 01-24 12:05 #207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34
        因为不懂英文,又不懂洋人的社会规矩和传统,华工们其实常常在无意中被人当枪使。
        白人工人们中间开始出现了对华工的侮辱性说法,清奴啦,蒙古病人啦,那些个的,很难翻译的哦,亲们,反正就是美语里的侮辱性说法。白人们开始嘲笑华工们的辫子和行为举止。
        接下来,就像清国人对洋人开始产生谣言一样,白人们对华工也开始产生各种稀奇古怪的谣言。
        因为不是去移民的,一般华工都没拖家带口,大部分人就想着拼命赚钱,不少人还没娶媳妇呢,赚完钱,回广东乡亲,娶媳妇,生娃,生好多好娃,嘿嘿。
        1880年的时候,在美国境内有超过10万的男性华人,而女人不过三千左右。洋鬼子的想象力也很丰富的哦,也都是成年人哦,你懂的。他们居然就想到了。。。真的哦。
        清国人会推想出来洋教民聚集在教堂里淫乱群交,美国人就会推想出来,华工们都是聚集一起同性恋。都是人嘛,你懂的。
        这谣言真的传开啦,当时的美国社会,那是相当的保守的啊,这些人搞同性恋?真的假的?可不是真的么,我的工友山姆啊,他和那些邪恶的清国工人一起工作过啊,他们没女朋友,没媳妇,回去就几个男人睡一起。
        接下来就更多谣言啦,那些清国人为啥吃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啊?他们崇拜魔鬼啊,你懂的。啊?还有这说法?可不是真的么,那些清国人就是邪恶不知道廉耻啊。
        各种七七八八关于华工的谣言开始在白人社会里开始流传啦。
        另外还有两个问题,倒是当时的白人真没有冤枉清国华工的。
        和东南亚的华人社区一样的,在美国的华人社区里,会党势力开始壮大,洪门致公堂哦,大名鼎鼎哦,日后孙中山先生,是致公堂洪棍,辈分是相当的高的啊。
        各种会党势力兴起,收保护费抢地盘,那肯定要打打杀杀啊,你懂的。
        这个局面,导致了美国社会的知识阶层也对清国华人社会产生了厌恶,这都是一帮没有法治概念的暴民啊。
        还有一个问题,华人们一般喜欢聚在一起居住,那不就和租界最初的兴起差不多嘛,白人喜欢自己找块地方居住。旧金山,洛杉矶,波特兰,纽约都先后出现了华人聚居的唐人街。这些从清国去美国的初期华人,其实都是来自乡下,他们所习惯的还是浪漫的乡村文明,浪漫不一定就是好的哦。比如把自己店里的脏水往门外街道一泼,倍儿浪漫哦。他跟他们村儿一直这么干的嘛,回归自然,这叫。唐人街的兴起,在实际效果上,在当时的美国人眼里,留下了非常负面的印象。脏兮兮,乱哄哄,还全是男人根本就见不到女人,还常有歹徒黑社会的斗殴。
        在许多州,开始族群歧视的法案,华人对白人所作的不利证词,不得采用。乡亲们,这是吃果果的族群歧视啦。
        从1849年华人出现在美国之后,美国社会慢慢地开始对华人产生了偏见和歧视。
        1871年,出事情了。1871年十月,洛杉矶的华人会党出了些纠纷,两个堂口之间发生斗殴,两个白人警察为制止斗殴,被华人歹徒杀害,英勇殉职。消息传开,白人暴民们开始冲击唐人街开始烧杀抢劫,他们殴打每一个他们所见到到的华人。当地警方镇压这场暴乱,但是暴徒已经杀害了十九个华人,据说其中还有妇女和儿童。
        14年之后,在怀俄明的一个矿区,一群白人矿工发起种族仇杀,杀死了在那里工作的二十九个华工。
        这两起骇人听闻的事件并没有引起美国社会和美国政界的及时反省,相反,因为美国草根政治的传统,议员们直接被基层的选民民意所左右,而当时的基层民意是对华人族群则是无知和怀有偏见,你懂的。
        从加州到首都华盛顿,民意对华人族群的敌视在加剧,随着选战的临近,不论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必需表现得对华人立场强硬,以赢取民意支持。
        1879年,美国国会两党通过法案,对清国人移民归化美国加以限制。当时的美国总统,以蒲安臣条约为依据,动用总统特权,否决了国会法案。
        1880年,美国和清国重新签署了条约,该条约赋予美国权力,可以“合理”地限制清国华工进入美国。
        1882年,美国国会再次通过排华法案,当时新就职的美国总统,选择不行使其总统否决权,该法案得以通过。
        1884年,该法案更进一步加强了排华内容,把劳工的定义范围扩大到小贩,行商和渔民。新增法案里,明确定义华人作一个人种,不论其是否清国皇帝的臣民。
        这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耻辱,嘿嘿,无论族群,宗教,背景,人人都可以追寻幸福的美国梦,被美国国会给践踏啦,乡亲们。
        1888年,哈里森接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他公开说,中国人作为一个人种,在道德上,在体质上都是病态的,他的责任是保卫美国的文明,不受任何外来人种的污染。
        哈里森这种种族主义的言论,其实是和当初的清国人一样的。当年清国人说,外国人是犬羊贱种。1888年当选的美国总统说,中国人在道德和体力上都是劣等的。
        在美国的华人聚居区,叫“唐人街”,因为最初移民美国的中国人,并不知道什么叫“中华民族”,也不知道什么叫“汉族”。他们只知道,他们的祖先是唐人,在唐的时候,迁移到福建广东一代,所以他们对外自称“唐人”。
        再到后面,中国发生了革命,出现了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新来的移民就称自己作“华人”。这时候,唐人街的中文名字,就改成了华埠。
        到1990年代以后,大批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涌入,华埠以中国新移民为主,名称也就改作了中国城。
        从唐人街,到华埠,到中国城,折射的是中国历史的变迁,中国人身份认同的变化。
        唐人街里,许多旧中国的传统一直被固执地保存着,比如致公堂这些会党组织,比如牌坊这些建筑,比如大家族的宗亲会,比如同乡会这样的机构,当然还有旧中国的舞狮子讨彩头这些民俗传统啦。
        随着新中国移民的大批涌入,旧有的传统也就崩溃了,也包括一直存在的会党组织。因为新中国新移民的世界观,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维系会党组织的传统忠义思想,尊卑等级观念已经被新移民们所抛弃。加州致公堂谭姓堂主,居然被自己本堂的两个晚辈,持枪杀死。起因是两个新移民觉得堂主安排的安家费太少,于是起了杀意。这些在旧传统而言,欺师灭祖的行为发生在纽约,发生在加州,失去了旧传统的凝聚力和约束力,华人会党也就走向消亡了。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1 21:02
TOP Posted: 01-24 12:07 #208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35

        中国走向革命1895-1911

        满人帝国的最后16年,见证了许多社会动荡和剧变。清日战争的惨败为开端,西方列强争先恐后地开始在清国划分势力范围,试图瓜分清国。清国人开始寻求变革,并最终选择了革命,191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
        帝国主义各国对清国的欺凌
        当初英国和法国虽然打败了清国,但是西方列强在和清国的交往,还是遵循了世界体系的规矩,对清国并不是全然的蔑视。可是清国败给日本之后,东亚的平衡局面出现了变化,清国的处境开始了恶化了。
        俄罗斯是对清国怀有领土野心的,当时俄罗斯正在修建西伯利亚铁路,俄罗斯觉得东部的一段,如果沿着黑龙江北岸通过俄罗斯境内铺设,那么路线太长,而且施工代价很高。俄罗斯想到了一条捷径,通过清国的东北,不就方便多啦。
        而且海参崴的位置太靠北,冬季会结冰,军舰航行也不方便,如果能得到大连和旅顺这两个军港,那么远东舰队就方便多啦。
        马关条约内容一公布,俄罗斯就着急啦,俺在这里下好大一盘棋,这内部方案才搞好,日本就把辽东半岛给占啦?那么下面还怎么下啊!
        俄罗斯于是就跑去找法国啦,当时的法国是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在亚洲各地方都在下好大一盘棋,法国想着打德国报仇呢,和俄罗斯交个朋友,合作一下,不是坏事。
        那德国也是一个下好大一盘棋的主啊,你懂的,他们家皇帝本来想侵略扩张的,德国觉得如果和俄罗斯合作一下,那么俄罗斯就不会偏向法国,而且清国也会感激德国。
        就这么着,三个下好大一盘棋的帝国主义国家,跑去威胁日本了,逼迫日本把辽东半岛还给清国。
        清国到清日战争之前,国库虽然紧巴巴的,但是外债倒还不是太多。可是要和日本开战,这钱就不够啦。清国被迫向英国的汇丰银行借了四百六十万英镑作军费,大约相当四千六百万两银子吧。当时清国一年的国库收入,大致是在八千九百万两银子。
        借钱打仗还打败了,这下雪上加霜了,赔款就没钱赔啦。
        这时候俄罗斯跳出来了,用清国海关收入作担保,联合法国银行,借给清国一亿两白银。可是还有缺口啊,德国银行和英国银行也借了一亿两白银给清国,也是用清国海关收入担保。两年后,英国德国银行又联手借了一亿两白银给清国,同样是以清国海关收入作担保。
        从此以后,中国的海关收入,就一直是用来还外债啦,历届的中国政府一直都欠着外债,直到1949年。
        慈禧太后和李鸿章都感激俄罗斯朋友帮忙,毕竟是把辽东半岛给拿回来了。
        1896年,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俄罗斯方面提出来,俄罗斯是清国的好朋友吧?俺们俄罗斯沙皇登基,你们清国要派大人物来贺礼才算给面子吧?你们清国最有国际声誉的,当然是李鸿章大人啦。
        李鸿章于是就去了俄罗斯,他去了那里,就被俄罗斯财务大臣和外交大臣给缠上啦。
        为什么李鸿章会签订这样一个中俄密约,没有人解释的清楚。也没有必要去作无意义的猜测。
        当时的日本,在清日战争之后,国策是明确的,帮助清国富强起来,联合清国,对抗白人。
        可惜签订中俄密约的时候,李鸿章并不知道这些,他当时是仇恨日本的。仇恨会让人丧失理智啊,你懂的。
        1896年6月,清国和俄罗斯签订“中俄秘密协定”,又称“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这个不敢见光的条约,是把日本当作敌人的。主要内容为,
        1. 日本如果攻击俄罗斯或者清国,两国互相援助。
        2. 清国允许俄罗斯经过黑龙江和吉林修建铁路到达海参崴,铁路由华俄道胜银行经办。
        根据约定,俄罗斯取得了铁路沿线开采矿石,兴办企业,和派遣任命护卫警察的权力,同时,俄罗斯军队和军火可以通过这条铁路穿过清国国境。
        中俄密约,显然李鸿章是被欺骗了,因为俄罗斯是在下好大好大一盘棋。
        中俄密约是日后一系列的国难的起源,这条线索是从中俄密约开始,然后俄罗斯强行霸占东北领土,然后引发瓜分狂潮,然后日俄战争,然后二十一条,然后九一八,你懂的。
        离开俄罗斯之后,李鸿章顺道出访了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和美国。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时候,李鸿章抨击了当时的排华法案。
        从美国回清国,途径横滨换船,出于对日本的敌视,他宁愿走门板换船,也不愿意踏上日本的国土。回国之后,迫于舆论压力,朝廷免去了李鸿章直隶总督的职务,派李鸿章任两广总督。
        参与三国还辽的法国向清国提出来要报偿啦,1896年,法国要求清国承认云南,广西,广东三省为法国势力范围,取得在这里兴修铁路和开矿的权力。
        1897年,两个德国洋教士在山东被暴徒杀死,早在寻找机会抢占清国领土的德国乘机出兵占领胶州湾和青岛,这是一次赤裸裸的,视国际法为无物的帝国主义侵略行为。清国向法国,俄罗斯和英国提出援助要求,希望他们能主持公道。法国和俄罗斯选择了支持德国的行为,认为德国作的很正当啊,英国选择了不干涉的中立。1898年三月,清国被迫与德国签订租约,租期为九十九年,德国占有胶州湾和青岛,同时德国获得在山东修建铁路与采矿的权力。
        在清国和德国签订租界条约之后第四天,俄罗斯找上门了,凶相毕露地逼迫清国签署条约,以25年为租期,占有旅顺和大连,此时离所谓三国还辽不过三年,俄罗斯同时获得从大连到哈尔滨修建铁路的权力。
        法国马上就跟着来啦,要求以99年为租期,占有广州湾,同时获得从越南修铁路到昆明的权力。
        英国看到俄罗斯,德国法国都占到便宜了,也坐不住啦,找上清国,逼迫清国宣布,长江沿线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同时要求以99年为租期,占有九龙北面的新界地区,1997年租期到期,新界连同整个香港岛和九龙地区,一起被归还中国。英国同时把威海占位租借地,租期是多长呢?英国说,只要俄罗斯占旅顺大连有多长,我们就多长,俄罗斯啥时候归还旅顺大连,我们就归还威海。
        这下连日本都跳出来了,敢情大家都来抢好处啊?日本要求清国宣布台湾对面的福建是日本的势力范围。
        1899年,连意大利都跑来要求租借浙江三门湾,不过这一次,慈禧太后回绝了。
        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宣言”,向英,俄,德,日,意和法国发出外交照会,要求各国保持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并且各国都有平等机会在所谓势力范围内进行投资。
        起初没有一个国家理会美国,并且说,要是有人带头答应,那么我们跟进,嘿嘿。美国到处拉人,到1900年7月,美国自己宣布说,各国都已经原则上同意啦。

        新的救国思想路线

        十九世纪的最后十年,清国是一个复杂混乱的局面,两个体系并存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不仅是在国事上,思想界更是开始了混乱,tian朝朝贡体系的崩溃,以中国为中心看世界的世界观开始动摇了。
        清国开始从浪漫的乡村农业文明,走向精密的城镇工业文明,两种文明现象并存在清国之中。
        长江上蒸汽动力的轮船越来越多,银行这个洋玩意也随着各地的租界的发展而在越来越多的清国城市里出现。
        帝国主义瓜分势力范围热潮之后,洋人们的资本开始大举在清国之内进行投资,在各地兴修铁路,开采矿石,以及开办工厂。
        在自强运动的时候,只有恭亲王李鸿章他们有着危机感,而对于李鸿藻张之洞这些老少爱国大臣和在野的士人们而言,不论是日本这样蕞尔小国,还是法国俄罗斯这洋的西方国家,那都是不足惧的。
        可是到清日战争之后,日本的强大和帝国主义列强的行为,开始在各地扩散的洋人们投资的企业,让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有了担忧,开始有了危机意识。
        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万国公报和申报的社会影响力也随之增长。
        这些报纸上当然有美容广告这些啦,不要小看这些广告哦,这是“个体”意识的觉醒,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这些算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更为直接的,则是报纸上宣传鼓吹的各种洋人的思想和观点,比如,所谓中国不过是众多国家中的一个啦;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国民的参与,这个国家就要亡国啦;国民不仅是男国民哦,还有女国民哦,你懂的。甲午战争之后,许多读者开始理解,认同这些宣传。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2 10:33
TOP Posted: 01-24 12:08 #209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36

        张之洞的自强奋斗

        张之洞本来是一个倍儿爱国的好战爱国者,鄙视唾弃李鸿章。张之洞也是一个儒家传统的追随者,虽然他也鄙视曾国藩的卖国行为,但是出于对一个长者应有的尊敬,他并没有和当时的绝大多数人一样,对曾国藩进行口诛笔伐。
        李鸿章那就不一样啦,这货还不廉洁啊,完了还成天说要和平外交啊,成天就想着学洋人啊,因此作为后起的清流,张之洞对李鸿章的口诛笔伐,那是不遗余力的,这也算是真诚的无知吧。
        清法战争中,在朝廷上极力主战的张之洞,张佩纶和陈宝琛三个爱国清流奔赴第一线备战。倍儿爱国的陈宝琛从此不发议论了,倍儿爱国的张佩纶一打起来逃的顶快了,倍儿爱国的张之洞呢,他也不再说要和法国打下去了,而且他是认真觉悟了。
        他开始加入了他当初所唾弃和反对的自强运动,他开始和德国人英国人交往作朋友。
        1893年,他上奏朝廷,称“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请求在武汉建立“自强学堂”获得批准。自强学堂又是一个洋派的学堂,内设四个科目,格致,方言,算学和商务。其中的格致,就是后来说的物理学这些自然科学啦,你懂的,格物致知嘛。
        张之洞通过向地方富商摊派等办法筹集资金,兴办一系列的现代现代企业,汉阳铁厂,湖北兵工厂,马鞍山煤矿,湖北织布局先后成立,同时向洋人的银行贷款,开始兴建从汉口通往北京的铁路。
        张之洞一直是李鸿章的政敌,但是当他认清楚了天下形势,明白了前辈们的自强之路是正确的道路之后,他接过了自强的旗帜,尽力奋斗,希望能够通过更广泛地学习洋人,以追求清国自强。他招募了一批通西方人学问的幕僚,其中就有晚晴民国时期的一个怪杰,辜鸿铭。
        张之洞引进德国军队体制开始训练新式的军队,其中的一个德国教官,日后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意志帝国的总参谋长。湖北新军是清国之内最为洋化的军队,军中的士兵和下级军官一直有着学习洋人文化思想的传统。这只军队一直驻守在湖北,一直到1911年,其中一批同情革命思想的下级军官反动叛乱。
        清日战争的惨败,清国内部的思想界产生了混乱,败给日本这样一个蕞尔小国的现实太过残酷啦,清国的出路在哪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提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张之洞说,儒家传统的道德伦理,依然是我们清国文明的保障,依然是我们清国文明的内核。在保持这个内核的基层前提上,我们应该尽快全面地学习西方人的学问。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和1861年的冯桂芬是一样的。只是1898年的时候,张之洞可以公开说“新学”,而不需要说“师夷”。他说出来全面学习西方人的学问,也不再会遭到绝大多数朝廷官员和士人们的痛骂。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道路,是体制内的大臣提出来的一条稳健温和的全面学习西方的道路,是自强运动的延续和发展。
        但是这个时候的清国思想界,已经不再是1860年代,除了极少数顽固的守旧份子,绝大多数士大夫和读书人,都明白,清国必需要学习西方人的学问。至于如何学?此时已经不再只是体制内的士大夫在思考了,激进的思想和主张,开始从民间的读书人里产生。

        康圣人的激进路线

        康有为是广州人,他是一个世家子弟,他是一个非常自信,非常聪明,而且非常非常有想象力的人。21世纪的中国,所谓“跳出盒子”看世界的观点,开始再度成为时尚,但是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能够作到,跳出固有的思维套路,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而1890年代的康有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康有为出身于1858年,和许多世家子弟一样,他从小接受着儒家思想的教育和培训,自幼饱读诗书,接受严格的训练。到1876年他参加举人考试,举人没有考上,这次的失败之后,他开始接触阅读佛学和道家的经典。
        之前我们讲述历史的时候说过的,儒家士人是排斥佛教的,但是儒家思想有个问题,或者说缺陷,古朴的儒家只是世俗伦理层面的学问。如果真的和佛教的高僧辩论起来,儒家是无法应对的。
        黑格尔的时代,就说,哦,亚洲社会的老子,勉强有点意思哦,有那么一点点像哲学思考的范儿哦。但是哦,档次不够嘛,逻辑论证都不完整嘛。黑格尔逻辑了半天,他在这里其实也是跳大神。如果拿中世纪神学思考之后形成的哲学标准去衡量老子,老子当然档次不够。但是这把尺子如果拿去量古希腊,那么古希腊还有哲学家么?嘿嘿
        但是一个明显的问题是,老子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体系,佛教思想也是一个世界观体系,而古朴的儒家则不是。为了对抗佛教,宋代的儒生们开始了形而上学的思考,产生了宋儒,构架起了一个世界观体系,也就是理学啦,你懂的。
        康有为学习了宋儒,然后又学习过佛学和道家思想,这娃开始融会贯通了。
        1879年,康有为跑去香港玩了一趟,富二代嘛,你懂的。这娃被雷到了,都是清国人,这香港和广州,居然差别这么大啊?道路这么干净,社会如此有序,看来这些洋人不是传说中的狄夷嘛。他买了批“西国近事”,这杂志是江南制造总局出版的,里面都是洋教士林乐知他们翻译的西洋新闻摘要。康有为想多了解了解些洋人的世界。
        1882年,康有为跑去北京考举人,居然又落榜。回家的路上,这娃路过了上海,这次被雷到毁三观了。能把一个清国的城市弄成这个样子,这洋人的学问实在是太厉害啦。他从洋教会和江南制造局那里买了一大批的西洋学问的书籍。啥都买啊,这娃是富二代嘛,你懂的。
        圣经,历史,地理,光学,物理,化学,数学,电气,当然还有著名的万国公报啦。
        康有为就扎进洋学问里去啦,他再出来,就是“圣人”了,他说他是中国的马丁路德。
        乡亲们还记得洋人的宗教改革运动么?马丁路德他们就是通过对圣经的“再解读”,提出来,天主教的教皇根本是在瞎掰嘛,圣经不是你们这个解法的。
        对传统的再解读,是一种认识真理的办法,康有为学习到了,所以他会自称,他是马丁路德。
        前门介绍过啊,19世纪中期之后,欧洲时髦社会进化论和进步历史观,当时的上海和世界非常接轨的哦,地球村有啥时髦玩意,时髦思想,上海马上就知道哦。上海知道了,康有为康师傅,当然也通过读上海的报纸就知道啦,你懂的。
        人类历史是在不断进步的啊,越变越好啊,好像很有道理哦,康有为成为一个进步历史观的追随者。
        一度泛滥于欧洲的社会进化论和进步历史观给欧洲乃至世界带来了巨祸,欧洲思想界反思批判,并认清其荒谬,是要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啦。
        接下来的事情,那就好办啦,乡亲们记住哦,康有为自幼饱读诗书哦。儒家这经那典的,烂熟于胸哦。
        现在已经融汇中西,成为清国之马丁路德,康有为从自称马丁路德,演变到开始自称“康子”。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2 17:4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哥估计这历史,写到前门猫出场,就该嗝屁啦。
哥已经想好怎么“编”日俄战争了。
蛋是,李大钊,怎么编啊?很愁银啊。。。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2 18: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国还“前苏联解密”,嘿嘿,地球人都笑屎乐。
哥认真不需要什么前苏联解密文件啊,嘿嘿。
那专家这专家,再“解密”,还是跳大神。也就自己关着门乐,哦,解密哦,真像啊,厉害啊。嘿嘿。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2 18:29 


[ 此貼被不用吉奥在2024-01-31 10:55重新編輯 ]
TOP Posted: 01-24 12:13 #210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37
        康有为以圣人自居,以作圣人为己任,他要给中国人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清国人的传统思想不是儒家么?没问题,可以再解读嘛。
        1891年,康子的“新学伪经考”出版。康有为宣称,哥考据出来啦,“尚书”,“左传”,“毛诗”这些儒家经典,全是假的!当年王莽篡汉,开创新朝,刘歆这货,为了合法化新朝,编造伪经,为王莽提供理论思想依据。
        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偏偏就没有焚六经!西汉时代所用的“古”经,就是正版的。
        新学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晚明的东林党人,从晚明到清国,在江浙一代一直有学者在这方面的考据研究。
        这可是颗重磅炸弹啊,闹了半天,大家信奉的儒家思想,全是基于伪经啊?这真就是毁三观了,康有为一下子成了大名人了。1893年,朝廷下令毁版,这书成了禁书。
        1891年,康有为开设万木草堂,授徒讲学。拜在康有为门下求学的,就有日后鼎鼎大名的大学问家梁启超。
        梁启超出生贫寒,父亲连秀才都没考上,寄希望于这个孩子。梁启超没有让父亲失望,16岁就中了举人。而且这娃的才学,居然导致了当时主考官和副考官都想招他作女婿,嘿嘿。最后是主考官先开的口,所以他作了主考官的女婿。
        一次他在上海购买了徐继畬著作的“瀛寰志略”,被书中的思想打动,梁启超认定了,清国的出路在于学习西方。而且我们可以在日后看到,徐校长的科普的“共和”理念,是梁启超一直的思路。走“共和路线”,还是走“民主”路线,是后来梁启超和同时代许多反对他的人的根源。
        经人解释认识康有为之后,梁启超被精通西学的康有为折服,甘愿以门生自居,追随康有为学习西方人的学问,追求探索清国的出路。
        对于同治光绪年间的自强运动,梁启超是这样批判的,
        只知道军事,却不知道民政;只知道外交,却不知道内政;只知道朝廷,却不知道国民;只知道洋务,却不知道国务。居然以为我们中国的政治教育各项传统,都比别国好,只是枪炮轮船和机器这些不如洋人。这样学习西方,怎么可能学的好。
        梁启超的批判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恭亲王他们真的提出来要进一步的学习,当时的人们,一定是把他们骂死。李鸿章要是提出来政治制度改革,那不是找虐么?
        1892年,康有为写出“孔子改制考”。康有为又考据啦,而且考据出惊人发现。
        康有为说,后人根本解读错了孔子,孔子其实是个大改革家。孔子写“春秋”,就是为了要改革。春秋的真意在于公羊传,通三篇,那就是说夏,商,周三代的法制都不相同,没有沿袭传承,而是因时制宜。通三统,这个厉害啦,这个就是在说,专制政体对应乱世,立宪政体对应升平,共和政体对应太平盛世。
        乡亲们意识到了么?这就是历史观啦,康有为是用社会进化论的历史观,在解读中国历史,解读公羊传。中国历史已经进化到了“升平”时代啦,应该是“宪政”政体啦。
        康有为和梁启超在1890年代的一系列论文,都是公开宣扬鼓吹“社会进化论”的,鼓吹“适者生存”。他们用土耳其和印度作为反面的例子,用明治天皇和彼得大帝作为正面的例子,呼吁清国必需跟上历史进步的潮流。
        康有为另外一个救国主张是,必需要有国教。西方各国都是有国教的,康有为要把儒家传统宗教化,让清国成为一个儒教国家。
        同时,看到洋教会的那些学会是个很好的办法,办报纸更是个有效的办法,可以通过办学会,办报纸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洋教为什么会有学会呢?那是新教的传统啦,一帮子洋教徒聚在一起学习讨论圣经,互相拍砖头。
        所谓辩证法,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方法,这个词的起源,就是“对话”。
        当年苏格拉底,不好好去打水,满大街找人辩论,一来,一往,追寻真理。
        通过正,反,得到合的结论,这就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1895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开设强学会,创办“中外纪闻”,并邀请李提摩太加盟办报。
        通过宣传,康有为的变法主张被广泛传播,一时成为社会上最牛的公知,至少可以说,名气最大的公知。有志于追寻清国变法图强的读书人和士大夫们,纷纷以加入强学会为荣。
        强学会都没有加入,亲,你爱国不?连李鸿章都想加入了,捐两千两银子想入会,被康师傅拒绝了,因为李鸿章是卖国贼嘛,凭啥说他卖国?他签订马关条约啊,那还不够卖国啊?康师傅学洋人学了半天,其实那思路。。。嘿嘿
        当时关于李鸿章的谣言多啦,李鸿章在国外有多少多少存款啦,他们家娃都作了外国驸马啦,都传的有鼻子有眼的。
        上海那是文化思想中心啊,必然的不能放弃。康有为南下上海,在张之洞的帮助下,1895年12月,强行会在上海成立,许多上海呼吁改革救国的名流都以加入强学会为荣。
        强学会极盛的时候,翁同龢,袁世凯这些朝廷官员地方督抚,将军都成为会员,声势这么浩大,当然遭人猜忌啦,你懂的。
        再说康有为鼓吹的都是议会啦,自由啦,平等啦,这些洋人的概念,其实太过激进啦。
        于是就有言官向朝廷举报说,私人这么聚在一起,对时政这样任意发表看法,这要是成了风气,就要出问题啦。
        1896年,朝廷下令解散北京和上海的强国会。
        梁启超避入上海租界里,成为当时新创办的“时务报”主笔。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一系列文章,批判专制君权,鼓吹宣扬西方政治经济制度,科普民权等西方人的政治学概念,鼓吹议会制度,系统性地科普西方君主立宪思想。
        这一下梁启超成为新的超级大公知,时务报创刊八个月后,销量已经破万。梁启超的文风,被人称作“时务体”,有的人取笑时务体半文不白,但是对追求西方新思想新文化的人来说,要的就是这个范儿啊,你懂的。
        时务体在追求西方思想的年青学生中间流传,这股风气,一直保持到毛泽东那一代人学习写作文,还是时务体。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是体制内大臣们所提出来的温和的学习西方学问路线,并没有涉及到政治制度这些问题。
        康有为梁启超他们,则是体制外的读书人提出来的激进的政治改革路线,宣扬追求西方的君主立宪,议会民主制度。
        这两条路线,都是“忠君爱国”的路线,都是希望追求清国能够强起来。
        但是另外有一条路线,则是造反的路线,洪秀全的路线。

        孙逸仙之野望

        1866年,孙中山出生于广州的一个穷苦人家,他的家人中,有两个死于金山淘金,另外有的则是去了夏威夷谋生。他是洪秀全的同乡吧,这娃从小的时候,就颇具冒险精神,跟着三合会的人练习拳脚功夫。村子里有参加过太平军的老兵,常给孩子们讲述当年洪秀全的英雄故事,当别的娃都散去了之后,7岁的孙逸仙告诉老伯伯说,长大了我不要当皇帝,我要作洪秀全。
        日后孙逸仙长大投身革命事业,曾经多次饱含深情地歌颂过洪秀全的伟大。
        1878年,孙逸仙去夏威夷投奔他的一个哥哥,当时夏威夷还不是属于美国。他进了教会学校学习,在哪里,他接触到了基督教,也接触到一些民主,人权这些政治学概念。
        孙中山对基督教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他劝说乡亲们,不要再拜关公啦,那是偶像崇拜哦,是邪恶的哦。乡亲们一听,那肯定火大啦,有的就要打他。哥哥怕他闯祸,就又把他送回了广东乡下。
        18岁的孙逸仙结识了他的肝胆兄弟,陆皓东。哥俩都信洋教,都觉得偶像崇拜邪恶,于是他们两个年青人就把村里的北帝庙给砸了。
        作完这件大事,自知不能再在乡下待着啦,他们就结伴逃去了香港。在香港,孙逸仙正式受洗,远在夏威夷的哥哥为此非常伤心。
        孙逸仙在香港应该是读过医学校的,但是可惜他并没有获得行医资格。为了谋生,他选择了在澳门和广州替人看病。在香港期间,他又结识了一批朋友,都是富有革命精神的,大家常在香港聚会,高谈阔论共和国,革命这些主张,追忆太平天国的伟大往事和反清大业。这些言论让当时香港的小百姓听了,那当然觉得这四个人实在是太过离经叛道,于是大家称他们作“四大寇”。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2 21:43


[ 此貼被不用吉奥在2024-01-31 11:53重新編輯 ]
TOP Posted: 01-24 12:16 #211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38
        无证行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孙逸仙,也发生了被人举报的事情,孙逸仙在思索自己的前途和出路。
        1894年,孙逸仙给李鸿章写了封信,介绍了自己留学西洋的背景,愿意将自己的才学报效清国,成为李鸿章的顾问,发展清国的国防事业。这封信没有收到任何回应,孙逸仙就又把这份信寄去了“万国公报”,以公开信的方式刊登,这是一封洋洋洒洒上万字的“上李鸿章万言书”,这封公开信一样没有得到李鸿章的任何回应。
        报效清国的道路,看来是走不通了,那么就铤而走险学洪秀全推翻满清吧,必需要说,孙逸仙是有着革命者的胆识的,因为毕竟来说,造反是件风险巨大的事情。
        1894年底,孙逸仙回到了夏威夷,他按照他熟悉的会党模式成立了一个会党,名字叫作“兴中会”,不同于天地会的“反清复明”誓言,兴中会会众起誓,“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什么是合众政府呢?当时的美国,中文是翻译作美利坚合众国,其实的意思,就是联邦制的国家。孙逸仙他们都是在夏威夷的华人,所接触到的最多的,没国王的,就是这个“合众国”。
        从哥哥那里要到一笔钱,再从当地华人那里筹得一些资金之后,孙逸仙潜回香港,和当地一个会党合并,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兴中会的首脑称“伯理玺天德”,这是洋名词,President,但是孙逸仙并没有能够成为首任伯理玺天德,因为他的人马,实力,都比不上另一个会党的原有首脑。孙逸仙的职位,是兴中会的秘书,负责策划武装暴动,以求颠覆清国。
        兴中会以入股的方式招募资金,每股股票为十块银元,承诺日后建国成功,发还本金利息一百元,入会者若无力承购一股,也可以交纳五银元成为会员。
        香港兴中会的入盟誓词,已经比较完整,会党成员依照传统宗教仪式,立盟发誓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贰心,神明鉴察。”
        孙逸仙在香港向各国人寻求资助,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他一生的好友,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孙逸仙向他诉说了自己的抱负和主张,中国再这样发展下去,必将被被西欧列强瓜分,沦为西欧人的殖民地,如果中国完了,全亚洲都将沦为西欧人的殖民地,中日两国的战争是不幸的事情。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帮助中国摆脱被殖民地化的险境,这才是保卫亚洲的第一步。为了拯救中国,我正在和我的同志们准备发动革命,打倒清朝。
        梅屋庄吉被孙中山的理想和主张所感动,他日后成为事业成功的大老板,倾其所有,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陆皓东为这次暴动,设计了“青天白日”旗,这就是日后国民党党徽,中华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的起源。
        因为缺乏组织经验,更因为会党本是龙蛇混杂的组织,缺乏保密意识,清国地方政府侦破了这起未遂的造反阴谋。陆皓东等人被捕,只有孙逸仙一人逃逸成功,成为清国通缉犯。
        广州知县看到陆皓东年纪很轻,本想劝说挽救他的生命,但是陆皓东视死如归,公开宣称其理想主张,我是要颠覆清政府,建立共和政府,我本是要杀一两个你这样的人,现在我被抓了,我既然不能杀你,那么你就可以杀我,你替我可惜什么?!
        美国领事曾经试图挽救陆皓东的姓名,但是审理案件的广州知县向美国领事出示了陆皓东本人的证供,美国领事也就无话可说了。
        遭受清国通缉的孙逸仙,从香港逃往日本,再去美国华人社区宣扬他的主张,募集资金,得道了一笔钱财,他去了伦敦。
        1896年10月在伦敦住下来之后,他开始阅读学习欧洲的政治学和经济学
        书籍。但是他的自学事业却被打断了,1896年10月11日,他被清国驻伦敦公使馆绑架,清国使馆想把他送回清国受审判。
        幸亏此事被孙逸仙在香港读书时候的一个英国得知,康德黎老先生向伦敦警方报警,并告诉泰晤士报,有这样一起绑架案在法治的城市伦敦发生。
        迫于外交和警方的压力,清国公使馆释放了孙逸仙。
        经过各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和后续追踪,孙逸仙成为地球上当时最知名的清国持不同政见者,从此成为知名人士。
        孙文开始转向日本和东南亚,一方面发展宣誓效忠于他本人的会党,另一方面向已经存在的会党组织宣传他的革命主张。他获得了一批日本浪人的追随,同时也在东南亚得到了会党的支持,从此开始策划新的一次武装暴动。
        在这一个时期,孙逸仙的革命事业得到了许多海外华人的资助,其中最为出力的是查理宋,查理宋的孩子们,都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成为重要的角色。
        查理宋出生于海南岛一个穷苦人家,幼年下南洋投奔亲戚求生。1878年,他去波士顿一个华商那里作学徒。之后,有志于闯荡的查理宋跑去一条美国商船上作水手,在船上,他成为了一个基督徒,他的诚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感动了船长。船长和他的朋友们出资送查理宋读大学,希望查理宋能够学成之后回到清国,拯救更多的灵魂。
        1886年,查理宋到上海,作牧师的他,感受到了不平等,因为洋牧师的收入比他要高。他开始自己想办法赚钱,他印刷圣经卖给那些传教士,这项事业非常成功,他开始成为一个老板。继续圣经买卖的同时,他引进机器设备,开始作面条卖,这个现代的工厂给他带来了大财富,他搬进了花园洋房,过上了西方式的生活。
        查理宋本人的经历就非常复杂,通过道上的朋友介绍,他和孙逸仙成为了好朋友。他也被孙逸仙的革命主张所打动,从此开始源源不断地资助孙逸仙的革命事业。

        百日维新

        1984年,汉学学者Luke S.K. Kwong发表论文,论文称,传统历史讲述中的公车上书,戊戌变法,都是受了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的误导,先入为主地从守旧派和维新派的斗争的角度,去讲述解读戊戌变法。
        Kwong的论文发表之后,遭到Benjamin Elman等汉学学者的质疑和挑战,反正就是双方抛砖头啦,正,反,合,大家在辩证中寻找真相。
        感谢中国,把北京所保存的原始档案向学者们开放,至此,汉学者们都明白了,传统历史讲述的清国1898年,需要抛弃了。
        这里讲述的清国百日维新,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的,希望读者喷友们不要犯晕。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3 12:52
TOP Posted: 01-24 12:33 #212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39
        清日甲午战争之后,清国的士大夫和士人们看待外面世界的心态,眼观已经完全不同,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只要有愿望,很快就丰富起来。
        明治天皇,乔治华盛顿,拿破仑皇帝,彼得大帝,这些成功者的名字广为人知。
        强学会之后,各地也兴起了多个读书会。各种报刊的评论,还有传播思想主张的单张,小册子,也在读书人中间流传。
        波兰,印度和土耳其由盛转衰的命运,它们被西方列强压迫,瓜分的命运,就是清国的前车之鉴,再不改革,清国就要亡国啦。正好又赶上西方列强瓜分势力范围狂潮,亡国的危机感,普遍存在于读书人的心里。
        要改革,这种思路,是没有反对者的,哪怕最守旧的倭仁和他的门生,新的理学领袖徐桐也没有像在自强运动时候那样,反对学习西方,进行改革。
        此时已经亲政的光绪皇帝,显然已经不再有他的前任皇帝所面临的改革阻力,同时他本人对西方世界的了解也比前任皇帝们要深刻的多,他本人甚至学习过英文。
        从1898年6月10日,光绪皇帝命令翁同龢起草“明定国是诏”送呈慈禧太后。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表明变革决心,从此到1898年6月11日,皇帝接连发布一些列改革命令,这就是日后所说的“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的改革措施涉及清国政治教育的四个方面,
        1. 教育制度改革:科举制度改革,从此不再考八股文,而改考策论,同时评卷标准不再看重考生的毛笔书法,而注重于内容。把同文馆升为京师大学堂,加设医学院。把现有的书院,庙学,义学,社学一律改革为中学西学都教育的学堂。省会城市设立高等学堂,郡城设立中等学堂,州县设立小学。鼓励私人办学堂。设立速成职业学校,教授开矿,工业,铁路,桑蚕,茶叶等知识。公派留学生去日本留学。
        2. 政治制度改革:允许创办报纸和上书言事,解除办报禁令。改革清国律例,取消职能重叠的官府机构,裁撤多余人员,取消旗人的皇粮。
        3. 经济制度改革:户部将建立西方人的中央财政制度,制度每年国费开支预算。设立农工商总局和矿务总局,各省建分局,保护农工商和矿业发展。各地开始农会,翻译外国农业书籍,刊印农报,购买农具,鼓励中西农耕技术。
        4. 军事制度改革:裁撤绿营军,兴办团练,民兵。用西洋方式编练陆海军,使用西洋方式统一军队制度。筹办武备大学堂。筹建一只三十四艘蒸汽战舰的舰队。
        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人事变动。
        清日战争之后,李鸿章的地位已经在明显下降,光绪皇帝免去了他在总理衙门的职位。这一个举动,引起了许多大臣们的不安,因为李鸿章本是“卖国贼”啊,本来一直嚷嚷着要学洋人的,那就是李鸿章啦,难道连他,皇帝都觉得不够洋派么?
        6月15日,光绪皇帝革除了师傅翁同龢的一切职务,因为翁同龢对疾风骤雨的大规模改革表示反对。
        6月16日,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君臣会谈了两小时,这也是日后自封“帝师”的康有为和光绪皇帝之间唯一的一次对话。此次会面之后,皇帝仅仅是让康有为在总理衙门行走。
        7月3日,光绪皇帝召见梁启超,此次会面之后,皇帝赏梁启超六品顶戴,办理译书局事务。
        9月4日,皇帝革除了六名尚书和侍郎的职务。
        9月6日,皇帝提拔了杨锐,刘光第,林旭和谭嗣同四位年青人四品顶戴,任军机处行走。
        9月7日,皇帝下令将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至此,清日战争之后失势的李鸿章已经没有职务。
        9月18日,谭嗣同夜访袁世凯,提出来发动兵变,诛杀直隶总督荣禄,包围颐和园劫持慈禧太后,谭嗣同说,这是光绪皇帝的意思。
        9月20日,袁世凯将谭嗣同等人策划兵变的事情,向荣禄作了汇报。
        9月20日,光绪皇帝接见已经下野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双方交谈的非常亲密愉快,垂帘旁听的慈禧太后觉得很不应该。当日深夜,荣禄赶来报告,说光绪皇帝要发达兵变,劫持慈禧太后。
        9月21日,怒气冲天的慈禧太后复出训政,将光绪皇帝囚禁在瀛台,下令拘捕策划兵变的乱党。
        除了已经开始的京师大学堂和各地学堂之外,所有变法改革一概停止。
        在英国公使帮助下,康有为避走香港。梁启超则在日本公使帮助下,亡命日本,又从日本去了加拿大了,开始了梁启超对西方人学问的深入学习和思考。
        20多年之后,回顾1898年的往事的时候,梁启超是这么说的,当年康有为,谭嗣同和我,希望找出一条新一道路,一条表面上不中不西,事实上既是中国的又是西方的道路。但是我们显然是错了,当时的道路根本是不可能的,不仅是固有的传统思想太过根深蒂固,而且我们自己对西方的学问了解的太过浅薄和片面。。。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3 22:21
TOP Posted: 01-24 12:35 #213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40
        关于百日维新的问题,过往的历史讲述往往都是说,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势力反对改革,然后又下好大一盘棋,把光绪皇帝给软禁了。
        这种说法最有力的证据,都是来自康有为和梁启超两个人在事后的讲述。随着汉学研究的发展,继台北保存的档案开放之后,北京所保存的档案也向西方汉学学者开放,传统的历史讲述就被推翻了。
        没有人在下好大一盘棋,包括荣禄本人都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慈禧太后本身就是个很聪明,又没有什么深厚的儒家思想教育的人,她的传统包袱,比士大夫要轻的多,她一直顶住压力支持自强运动,而且光绪皇帝变法之前,也得到了她的同意。
        光绪皇帝的许多变革主张,早在1860年代,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就提出来啦,只是当时反对的阻力太大。乡亲们,还记得同治初年的冯桂芬么?,翁同龢就曾经让光绪皇帝阅读学习冯桂芬的主张。
        光绪皇帝的改革措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一下子就触动了太多满人的直接利益,所裁撤的职位,也大多是养满人的职位。清国的政治传统,满人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或者说组织,是和皇帝绑在一起的。
        近代史开始讲述之前说过,清国的皇帝对汉人,是中原帝国的大皇帝,在满人内部,因为部落共和传统的存在,满人亲贵们的话,是很有分量的,尤其光绪皇帝还是个没有根基的年青皇帝。
        起初大家都没反对改革的,可是这一但改革进行着进行着,触及到自己的利益了,那就不一样啦,你懂的。
        不仅是会公开地提出来反对的意见,而且满人亲贵会跑慈禧太后那里哭诉啊,会告状啊,会传八卦啊,你懂的。
        慈禧太后当然就觉得光绪皇帝这孩子不懂事啦,就要教训皇帝啦。那皇帝当然也就觉得委屈啦,妈妈的骂自己不懂事,都是那些守旧的大臣们在传八卦瞎闹,皇帝这么觉得。
        皇帝于是就给了杨锐一个密诏,这密诏说啥呢?能不能想出个好办法啊,能让慈禧太后高兴,又能把那些守旧的大臣们给解决了。
        杨锐那里能有办法啊,他想来想去也找不到办法。
        这时候呢,又出了个邪乎的事情,北京城的满人里开始流传一个谣言,说是慈禧太后啊,打算要在天津阅兵的时候把光绪皇帝给废了。
        在行政缺乏透明度的清国,这种八卦谣言很容易产生很容易流传,你懂的。
        这谣言传到杨锐他们年青的改革官员那里,他们当然更恐慌了,于是就聚在一起想对策,有说要找聂士成的,他比较倾向改革,有说找袁世凯的,他练的都是新军。
        最后,谭嗣同决定去找袁世凯,一去就把话给说开了,皇帝会有危险,俺们要发动兵变,把颐和园给包围了,劫持了慈禧太后,这问题就解决了。
        就这样,得知兵变阴谋的慈禧太后,勃然大怒,重回朝廷训政。
        慈禧太后以皇帝的名义发表一系列名义,训斥官员们没有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变革,结果导致民心混乱。一批官员被处死,因为他们趁着新政变革造成的混乱局势,阴谋造反。
        慈禧太后说,这些大胆妄为的叛臣贼子,居然还组织了一个会党,想推翻满人的统治。。。康有为这货道德品格败坏,居然想污蔑,篡改先贤圣人们的教诲,我们清国的统治,是完全合乎孔夫子的教导的。
        清国的统治,就是满人作为一个组织,作为一个阶层的统治。推翻满人的统治,那么清国就亡国啦。这是慈禧太后的理解,攻击光绪新政改革的人们,也是这么说的。
        包括慈禧太后在内,大家都有足够的理由敌视洋人们,朝廷上的风气突然逆转,变得守旧了,以传统对抗洋人的侵犯和压迫。
        康有为,梁启超这些激进的改革者,一直和洋人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是他们的思想启蒙是来源于洋教士的书籍和报纸,他们的改革主张,得到当时在北京的欧洲各国公使的同情。他们更进一步,把洋教士李提摩太请到强学会,在李提摩太的建议和帮助下,起草发表各类改革建议和洋人民主制度的科普文章。
        强学会常和洋教士们一起聚餐,根据李提摩太的回忆,每次聚餐前,都会有人发表一个关于清国改革的演讲,然后大家就这个话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他们邀请我在北京住了几个月,为他们的改革路线提建议。
        另外还有一个客观事实是这样的,当时的洋教士也在自己的报刊上公开呼吁,清国应该聘用外国专家,作为皇帝的内务外交和军事顾问。李提摩太本人甚至更进一步,向张之洞提出来,清国应该聘用一个西方国家来处理清国的外交事务,来监督内部改革进程。
        康有为则是向光绪皇帝建议,应该授予李提摩太尚书官衔,聘请他作皇帝的顾问。在原定皇帝召见李提摩太的那一天,皇帝被慈禧太后软禁了。
        康有为梁启超这些人的逃亡过程中,更是得到了英国和日本的帮助。
        光绪皇帝被软禁之后,民间又兴起一个谣言,说是皇帝要被慈禧太后处死。
        听信了这个谣言之后,英国公使甚至公然威胁清国朝廷说,如果光绪皇帝不论什么原因,突然离开人世,我们欧洲各国都会非常非常不高兴哦,更进一步,英国公使提出来,我们有医生哦,我们可以帮皇帝看看病。
        百日维新里关于科举八股文的废除,也伤害到了相当一批读书人,大家学八股文学了半天,居然没用啦,心里当然有怨气。
        所有这些怨气,都指向了康有为,梁启超这些当时最有名声的改革份子,同时,还有帮助他们的洋人。
        百日维新之前,没有听到反对学习西方人的反对声音,但是随着百日维新的推进和最后的结束,朝野上下,敌视洋人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但是在南方,不论是封疆大吏还是民间的士人们,并没有出现反对学习西方的声音。
        也正是在百日维新的过程当中,张之洞发表了“中体西用”的“劝学篇”。张之洞的劝学篇是驳斥康梁宣传鼓吹的西洋人的“民权”主张的,他认为民权将导致清国的内乱,清国的合一和强盛,不能通过引入西方人的这些概念,而是要坚持儒家的“忠义”思想。清国的出路在于儒家思想的复兴,而不是在于引入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体制。清国必需以儒家思想为根本,学习西方人的外交,工商业,科技和军事技术,以达到自强。慈禧太后重回朝廷训政之后,张之洞立即发电报给朝廷,要求严惩康梁一类的改革份子。但是张之洞依旧在地方上推进着学习西方的自强事业。
        南方的士绅阶层则因为和西方人交往的多,而且本身不少已经开始进入投资开办西方式的工商企业,他们对西方人,也不存在北方那么强烈的敌视,他们依旧觉得,应该继续进一步学习西方。

        义和拳爱国运动

        义和拳是他们自己的称呼,对他们持正面褒扬立场的,会称作“义和团”,因为那是团练乡勇。旧传统的历史是把他们作负面评价,称作“拳匪”,把1899年到1900年那场发生清国北方的巨大动乱称作“庚子拳乱”。
        本文不是遵循旧传统“褒贬”天下的历史讲述,而是遵循理性标准,那么这场暴乱,的确算是“爱国”暴乱。
        在我们讲述义和拳之前,必需要先讲述两个历史概念,一个是萨满教,一个是拳术。
        清国的民间拳术,应该是起源于宋朝的时候。市民文化繁荣的宋朝,拳术是一种小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流传到清朝,拳术融汇了格斗技巧,表演艺术和民间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在河北和山东一代的乡下,许多乡民们喜欢练习拳术。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4 16:56
TOP Posted: 01-24 12:36 #214樓 引用 | 點評
冷与叶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901
威望:91 點
金錢:3106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2-05-22

1024
TOP Posted: 01-24 12:42 #215樓 引用 | 點評
再回童年敲门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176
威望:18 點
金錢:4139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2-01-10

1024,楼主辛苦
TOP Posted: 01-24 13:34 #216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41
        萨满教则是流传在中国北方民间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原始宗教,其最初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商朝,还记得“跳大神”的殷商文化么?在清国的河北和山东民间,一直有着萨满教的传统,一直到日后的满洲国时期,以河北山东移民为主的东部民间,还是可以见到多许多跳大神的。
        什么是跳大神呢?就是通过一些宗教仪式和咒语,人可以通灵,或者说神灵附身。
        对于有着理性逻辑的读书人,是非常难作到这一点的,因为那是需要把自己的内心交付出去,完全放弃了自己内心所构架起的理性世界。
        一般跳大神的,都是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内心比较朴素的文盲,或者一些认几个字的半文盲。
        神灵附身,或者鬼上身,是一种很难解释的奇特现象。清国时代记载说,拳民一附体,整个人就变了,蹭一下就上房了。拳民所作出的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有的很明显是魔术,骗局,忽悠人的,但是也有的,还真没法说的清楚是怎么回事情。通灵之后,整个人真的就完全变了,说的话作的事情,都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反正是很稀奇古怪,很雷人。
        一直到今天,在世界各地,加勒比海,非洲,美国加拿大的原住民里,也包括东南亚,还是有着类似的通灵术。
        在中国20世纪80,90年代,也曾经兴起过气功热,也有过类似的现象,席卷全国,甚至进入大学里研究机构里,被作为“科学”进行研究。
        义和拳会起源于山东,又必需说说地理,社会和历史背景。
        1897年的时候,以两个洋教士被杀为理由,德国完全无视国际公法,出兵霸占了胶州湾和青岛,并在之后逼迫清国承认山东为其势力范围。
        在学术界,把欧陆的法国哲学思想传统说成理性主义传统,而把德国的说成浪漫主义传统。但是了解德国哲学传统的乡亲们都会发现,德国哲学传统,是非常严谨,逻辑工整的理性论证的传统。那么为什么说德国人“浪漫”呢?那是因为他们追求真理,不顾一切,非常的理想主义。也就是说,只要严密地理性论证了,得到了结论,他们就非常投入地追随他们所信奉的真理。
        黑格尔,以其华丽而严密的逻辑论证,建立起“绝对精神”为原点的世界观体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
        当拿破仑率领着胜利的侵略大军,进入德意志的时候,黑格尔赞叹道,看啊,宇宙的精神!
        黑格尔对力量,对绝对精神的信仰,影响了日后一代又一代的德国思想家和民众。
        一直到俾斯麦首相时代,“强权就是真理”might is right开始成为德国人所信奉的真理。
        当时德国皇帝对入侵清国的德军说,如果那些清国人敢说三道四,就打到他们服。
        三观很重要啊,乡亲们。这就是当时德国人的三观哦,一直到二次大战之后,德国民众才反思,他们承认,纳粹德国的罪恶,不是希特勒这一个人的罪恶,而是德国民众集体的罪行。
        在山东的德国人,开始蛮横,洋教士甚至直接帮着教民打官司,他们觉得这样可以更容易吸引更多清国小百姓信洋教。而经历了德国霸占胶州湾的事件之后,朝廷下令各地的知县们不得触怒洋教士和洋教民,以免再给德国口实。基层的知县们对咄咄逼人的德国洋教士只能委屈退让,此时满怀委屈愤恨的乡民们,有胆子大的就去寻找会党的帮助,土匪会党大刀会在山东南部开始壮大。
        在山东的混乱局面中,威海出现了一只效忠于英国的中国军团。为了保卫威海的安全,1898年11月,英国开始招募清国的小百姓当兵,由英国军官指挥训练,成立中国军团,当地人称他们作“华勇营”。
        英国军队的中国军团在山东的乱局中保卫了威海的安全,而且在之后八国联军的战斗中,屡立战功。不论是在攻占天津,还是在进军北京的战斗中,中国军团的勇猛和忠诚,都赢得了英国政府的赞赏。英国政府为在战斗中牺牲的二十多位中国军团战士,在威海树立了纪念碑,以纪念表彰其忠勇。1902年,更是选派中国军团战士参加英国国王加冕典礼。
        另一方面,德国从1898年修通了胶济铁路,胶济铁路和海运的发展,这直接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生态,原来依靠运河运输业为生的许多苦力,一下子丢了饭碗。
        1898年,山东黄河泛滥,山东大面积土地遭受洪水灾害,祸不单行的是,没有遭受洪灾的地区,又遭遇旱灾的侵袭,农民们苦不堪言。
        山东西北地区,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贫穷到什么程度呢?当地几乎没有士绅阶层存在,匪祸横行,以至于义和拳的最初起源,一直缺乏足够的书面记录。我们只知道,义和拳最初出现是在1898年的山东西南地区,从这里开始扩散蔓延出来。
        义和拳民聚众开坛作法,“上法附体”,所请到的都是大戏,评话或者民间传说故事里的神灵。一般会请到孙悟空啦,猪八戒啦,关云长啦,赵子龙啦,窦尔顿啦,黄天霸啦,各种乡亲们熟悉中的大戏里的人物,当然还会有评书里常有的山东好汉武二郎,你懂的。
        大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义和拳民所请到的都是“忠义之士”,除了猪八戒。而且还不少人是猪八戒上身,看来还是天蓬元帅在小百姓中间,粉丝最多,嘿嘿。
        所有进入上身状态之后的拳民都会有各种稀奇古怪的雷人行为,比如学猪刨地之类的,而其中的一部分,能表演出刀枪不入的功夫。
        义和拳一直都不是一个统一的会党组织,各有各的大师兄,大师兄有自己的小弟。其穿着打扮也一直不通,随着抢劫到的钱财增多,服装也越来越齐整规范。
        其组成人员,大致百分七十是穷苦的农民,剩下来的则有小贩,纤夫,轿夫,船民,皮匠,磨刀人,剃头的,私盐贩子,和被裁撤的老兵,这些都是旧社会里的所谓下九流。
        从拳民的岁数来说,据当时的记录,绝大多数是二十岁以下的,十二三岁为主,甚至还有十岁以下的小娃娃。领头的一般在二十多岁,三十岁以上的拳民都非常少。
        传统历史里所谓的“妇女英雄”,这圣母那圣母的,其实不是英雄。
        义和拳民相信洋人有妖术,他们要破妖术,因此劫持了他们认为最脏的船妓,用她们的下体去破洋人的妖术,这就是各地所谓的“圣母”。
        清国的时候,妓女里最下等的,是在船上进行皮肉买卖的。
        义和拳和洋人作战的时候,每次一开战,死掉前面一批就溃散了,回来总结理由。是那些人昨晚上和女人那个了。更进一步分析理由,女色会破法术。所以义和拳民要作战的时候,女人如果出门是不能洗脸的,要蓬头垢面,而且还必需要放裹脚布。可是这样还不行啊,又分析出来原因说,是因为谁家里有洋玩意儿。洋纸啦,洋笔啦,这些都算。甚至有记录说,火柴当时是洋火,家里搜出一根火柴,杀全家。这些办法都用过之后,还是打不过洋人,于是就抓来了他们认为最脏的妓女,用妓女的下阴冲着洋人,去破洋人的妖术,想起来当年的杨芳了么?
        这就是历史课本中义和拳的天津圣母,北京圣母。
        义和拳从山东西南地区产生之后,大批遭受洪旱灾害的农民加入进去,声势开始壮大,义和拳开始蔓延扩散。到1899年初,他们已经在山东西南部和相邻的河北境内屠杀了几个教民,并且抢劫了大笔钱财。
        外国公使开始向清国朝廷施加压力,要求镇压这些匪徒,恢复社会秩序。
        此时义和拳开始出现“保清灭洋”,“助清灭洋”,“扶清灭洋”等等口号。这时候义和拳开始出现文字宣传材料,宣传说,现在出现了许多信洋教的教民,他们完全丧失理智,他们欺瞒我们的皇上,他们捣毁我们的神灵,他们破坏我们的寺庙社坛,他们蛮不讲理,乡亲们哪,他们是要毁了这个国家。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4 22:04
TOP Posted: 01-24 13:51 #217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42
        1899年12月,朝廷委任袁世凯为山东巡抚替代毓贤,袁世凯率领武卫右军七千人进入山东,展开雷霆手段,不论是否作匪徒,一切义和拳民,格杀勿论,到1900年春天之后,义和拳匪祸基本在山东境内肃清。
        义和拳开始转入河北境内发展。在这个时候,义和拳出现了“兴清灭洋”的新口号。并且开始出现新的宣传材料,广为流传,宣传单这么说的,
        洋教的男人都是没有道德廉耻的,他们的女人都是邪恶的;洋鬼子都是母子乱伦所生,这就是他们的繁衍方式。天上为什么不降雨?大地为什么干涸枯裂?因为洋教堂冲撞了上天。大清国的人们啊,团结起来,只有把最后一个洋鬼子从清国除掉,和平才能回到我们的大地。
        此时河北境内一片大乱,义和拳匪开始劫掠屠杀教民和他们认为和洋沾边的百姓,甚至开始攻击清国官军,占据了几个城市。
        义和拳认为要把一切洋人,洋教民,洋事物都从清国清楚,才能解决问题。因此他们开始拆除电报线和铁路,直隶提督,聂士成将军率领军队前来镇压,这是义和拳和聂将军结仇的起源。
        但是事实上,义和拳匪徒的战斗力并不高,河北乡下几个信洋教的村子组织民团自保,一直坚守到八国联军来到,庚子拳乱结束,这些村子都没有被攻破。
        义和拳之所以越闹越大,是因为不论是地方上的官员还是朝廷上,都举棋不定,到底是剿灭?还是利用?
        在朝廷上,军机大臣荣禄和兵部尚书徐用仪等人力主剿匪,而端王和吏部尚书刚毅则认为民心可用,应该招抚,对抗洋人。
        到1900年4月,义和拳开始攻打并占据了河北的几个城市。
        1900年5月,刚毅等人调查完义和拳情况向慈禧太后报告,义和拳民都是义民,可以信赖。慈禧太后下令各地不再剿灭义和团匪,她认为可以用义和团匪抵御洋人。从此,义和拳可以正式被称作义和团,其行为被朝廷合法化。义和团开始涌入北京和天津,同时在山西,内蒙古和东北各地,义和团开始迅速蔓延。
        1900年5月28日,英国公使觉察到北京局势开始恶化,紧急要求增援,至6月3日,四百多名各国洋人士兵进入北京使馆区。
        1900年6月9日,朝廷调董福祥率领他的武卫后军进城,驻扎在永定门内。董福祥本是西北的土匪,后被左宗棠招安。董福祥的名言是,用鲜血染红顶子。在镇压甘陕回变的时候,血腥屠杀回民,无论良贱,得到左宗棠的信任。此时董福祥已经和一个义和团的一个首领结拜为兄弟,董福祥的军中,不少士兵也加入了义和团。
        1900年6月10日,大批义和团开始出现在北京市内,他们的服装各不相同,但是一般都是使用红色绑腿,头上有红布包头。从这一天起,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对外的交通通讯被隔断。
        1900年6月11日,日本使馆一位外交人员被董福祥的甘军虐杀,剖腹掏心,尸体则被肢解泄愤。
        1900年6月11日,两千多洋人的增援军队从天津赶往北京,遇到清军和义和团的阻击,发现铁路被毁,又遭到聂士成军队的抗击,增援军队被迫撤回天津。这场战斗,义和团一触即溃,聂士成的军队在后督战,击杀义和团逃兵,聂士成的军队配置的是精良的德国枪械,其中包括机关枪。捷报传回朝廷,获得嘉奖的却是义和团。
        北京城内,此时已经是赤色恐怖状态,局面完全失控。义和团把洋人称作毛子,洋教民则是二毛子,此外又有三毛,四毛,五毛,一直到十毛的说法。
        啥是三四五六毛呢?就是读洋学堂的,穿洋服的,戴洋眼镜的,抽洋烟的,家里若是有洋钟表,洋灯,洋火,那一样啊,凡是和洋沾边的,那都算“毛”。
        义和团除了杀洋教民,还杀白莲教。北京城里怎么会有白莲教呢?义和团指认谁是白莲教,谁就是啦,你懂的。被义和团诬指为白莲教而烧死的,甚至有妇女和小娃娃。
        随着董福祥的甘军加入,北京城开始完全陷入赤色恐怖,不仅普通市民商户被劫掠烧杀,妇女被强奸,甚至权贵官宦人家都不能幸免,这其中的受害者也有在朝廷上支持他们的守旧人士。神机营副都统一家大小十余口全部被屠杀,连最守旧的理学领袖大学生徐桐都被义和团揪出来批斗羞辱。在义和团占据北京的这段时期内,许多的屠杀行为是用虐杀方式进行的。
        具体到北京的百姓死亡人数,不论是清国当局,还是后来的中国官方都没有公布过数据。
        1900年6月17日,洋人的增援军队攻占天津大沽口炮台,大规模增援部队开始登陆。
        1900年6月17日,在大沽口失陷的消息传来之前,慈禧太后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因为此时北京城内局势已经一片混乱。慈禧太后说,今天的中国是如此的弱,我们所依靠的唯有民心,如果我们连民心都丧失了,我们就要亡国了。(民心可用,从道光年间一直到光绪年间,都是朝廷和敌视洋人的士大夫和士人们所相信的。)
        1900年6月20日,德国公使去总理衙门谈事情,在路上被杀。义和团开始正式包围使馆区。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向外国宣战,指控洋人们侵略清国,践踏清国的民众,亵渎清国的神灵。清国百姓受尽洋人的欺压,义和团的勇士们奋起反抗,烧洋教堂,杀洋教民。
        至此,义和团开始攻打外国使馆区。董福祥所部甘军和义和团对北京市民的烧杀抢劫和强奸行为更为肆虐,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日后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部分北京市民主动提供帮助的原因。
        此时在使馆区内有三千多平民,其中有两千多清国国民,他们主要是教民。守卫使馆区的是四百多外国士兵,用沙发,床垫,沙包和木材组成防务工事,配有三挺机关枪和四门小口径炮,由英国公使指挥。而参与攻打的则是甘军和义和团,荣禄则有意识地不让自己直属的军队参与战斗。从6月20日到8月14日,甘军和义和团,停停打打,却一直不能攻入使馆区。战况最激励的时候,甘军每天向使馆区发射三百多炮,却不能对使馆区造成有效伤害。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荣禄倾尽力量,命令德式装备和德式训练的武卫中军加入攻打,使馆区应该是守不住的。
        山西巡抚毓贤在山东时就支持义和团,此时,他欺骗召集洋教士及其家属进太原,承诺提供保护,当他们到达的时候,毓贤下令屠杀了他们所有四十四个人,包括其中的妇女和儿童。在清国官军屠杀洋教士的过程中,一个洋教士抗辩说,山西大旱,我筹来五六万善款,救活数千民灾民,不应该死,他被杀清军杀死了。又有一个女洋教士说,我每年行医救活几百人,能不能放过我和我儿子?她和儿子被清军推入火中活活烧死。义和团运动中,最为血腥和残酷的屠杀,是发生在山西,山西富商乔家,则在这个乱世中,收容保护了一批洋教士。
        义和团在河北,山西和河南再一次壮大蔓延,在各地展开屠杀和劫掠。
        此时在清国的南方却出现了另一个奇特的现象,张之洞,刘坤一和李鸿章为首的封疆大吏,串联起来,决定无视慈禧太后的宣战。他们坚持认为义和团是匪徒,并且拒绝向外国开战,张之洞回应慈禧太后说,“臣戴罪东南,不敢奉诏”。李鸿章则说,这是慈禧太后被义和拳匪劫持了,因此是矫诏。东南各省开始和外国交涉,承诺保障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内的外国人生命财产安全将依据条约规定得到保护,而西方国家则承诺不派遣军队进入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地。张之洞并且直接发电报给清国驻英国公使馆,要求使馆向英国政府表明东南互保的立场。这一事件,就是东南自保。
        西方各国接受了东南自保的提案,把对清国的战争局限于没有参加东南互保的北方。
        正式参加东南互保的有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和两江总督。山东巡抚袁世凯,则暗中参与东南互保,他在河北山东地界立好界碑,所有进入山东境内的义和团一律格杀。
        1900年7月初,聂士成率军抗击洋人军队,义和团趁机冲入聂士成家中劫持聂士成母亲,妻子和女儿。追击义和团过程中,军队里有同情义和团的士兵哗变,聂士成身中数弹。
        1900年7月9日,聂士成在天津城外率部抗击洋人军队,遭到义和团从后面夹击。聂将军中炮身亡殉国,义和团本要追上来戮尸,洋军攻到,义和团作鸟兽散。聂将军,堪称最后的淮军,清国最后一位忠臣良将。聂将军殉国之后,京津一线,已没有可以抵抗洋人的任何军队。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5 19:24
TOP Posted: 01-24 13:52 #218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43
        1900年7月14日,洋人的救援军队攻占天津,支持义和团的直隶总督裕录败退之后自杀殉国。
        1900年8月4日,在天津完成了集结的两万多联军开始离开天津,向北京进攻,援救被围困的北京使馆区。主要的作战部队由日本,俄罗斯,英国,美国和法国军队组成。
        布防在京津防线上的清国军队和义和团无力阻挡进攻,不少战败的清国将领自杀殉国。
        1900年8月14日,联军抵达北京城外。此时包围北京使馆区的甘军和义和团开始溃逃,并进行了又一轮的劫掠,北京使馆区解围。
        联军对北京的进攻,基本没有遇到有力的抵抗,所面临的麻烦是如何打破坚固的北京城门。有创意的军队,居然不顾恶心,从粪水沟里钻进了北京城,还有的则是得到了观战的北京小百姓的帮助。当时有联军士兵想着爬城墙,有小百姓说,这那成啊,亲,您得用梯子啊。啥?没带梯子?你等着哦,哥帮你去找梯子。
        真正靠开炮轰开城门,靠那么打进城的,就只有俄罗斯和日本军队。
        8月15日,得知洋人增援军队已经从东面进入北京城的消息,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乔装成农民逃出了北京,他们一路逃到西安。
        得知城破的消息,据说有数百位妇女担心受辱而选择了自尽。也有忠于皇帝的士大夫们,选择了自尽殉国,其中就有理学大师倭仁一家。
        北京百姓则表现出了对占领军的顺服与合作,用各种文字表明,他们是“顺民”。
        联军把北京按区域进行瓜分,不同国家军队在自己的区域内进行劫掠复仇。连当初被围困在使馆区里的外交人员,都参与了劫掠的行径,其中甚至包括英国公使夫人窦纳乐。联军为自己对无辜百姓的劫掠寻找合法化的理由,此次不仅是清国政府的罪行,也是民间百姓的罪行,因此复仇的对象可以是清国的百姓。就连洋教士都分成两派,一派认同劫掠百姓是正当的行为,另一派则认为北京小百姓一样是无辜的受害者,不应该是报复对象。
        救援联军中,表现的最为凶残的是德国军队。德国皇帝已经明确命令,此次出兵,不接受任何投降,一律格杀。甚至有记录说,德国军队有进行过成村的报复性屠杀。
        以条顿骑士传人自居的德国士兵们,此时已经完全抛弃了保卫老人妇女和小娃娃的荣誉感,他们所有的,只是他们自己正当化的报复性屠杀。三观很重要啊,乡亲们。
        到1900年底,北京城内的外国占领军数量已经达到五万,而在北京占领军中,表现的最为有纪律的则是日本军队。
        日本军队不劫掠百姓,只劫掠朝廷和官府衙门,原本是只有日本占领区的北京百姓才打出大日本帝国顺民的旗子,看到日军不侵扰小百姓,许多北京家庭用英文打出旗子,上书,俺是日本顺民,belong Japan。
        日军的纪律表现也得到当时西方人的赞赏,而有的西方人则开始把表现野蛮残暴的德军称作“匈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民众相信许多德军在欧洲的残暴战争罪行进而不反对美国参加欧洲的战争,那些其实是编造的谣言,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和德军在清国占据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凶残有关联。
        日本占领军不仅在领区里军纪良好,而且推动了北京的城市现代化进程。日军规定,占领区内不允许随地大小便,并且开始在占领区内兴修公共厕所。
        在清国的时候,城市里是没有公共厕所这个概念的,就算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如果走在北京城,突然内急了,那么就找个地方解决啦,你懂的。
        老迈的两广总督李鸿章被朝廷派去和各国交涉求和,李鸿章所能作的只是两条,一个是尽量保持慈禧太后的性命和尊严,另一个则是尽量争取轻一些的惩罚性赔偿。
        而日本和英国则担心李鸿章和俄罗斯的亲密个人关系会导致李鸿章在满洲问题上向俄罗斯作过多让步,因此这两国要求刘坤一和张之洞也成为清国谈判代表。
        这是一个艰难的谈判,俄罗斯希望得到巨额赔偿以兴建西伯利亚铁路,德国希望得到巨额赔偿以得到资金扩充军备。美国的新教教士们则在其中为清国人求情,首先,美国新教放弃人身和财产赔款要求;其次美国新教告诉列国,清国百姓的暴行,是因为真诚的无知,不应该单纯地诉诸惩罚和赔偿,而应该是施以教化;第三,新教游说各国,不应该让清国各省分摊赔款。
        最后在1901年9月,清国和十一个国家签订了“支那与十一国关于1900动乱解决的最后协定”,简称“辛丑条约”。条约有主要以下几条内容,
        1. 为在动乱中的被杀害的两百多名西方人树立纪念碑。(据清点,动乱中有两万多清国教民遇害)清国朝廷派使团出使德国和日本,就外交人员被杀一事赔礼道歉。
        2. 在动乱过程中被朝廷处死的五名反战大臣被恢复名誉,其中有力主剿灭义和拳的前兵部尚书徐用仪。处死和惩治支持和发动暴行的王公亲贵和大臣,其中山西巡抚毓贤被处死。
        3. 羞辱性质的惩罚赔款,四万万五千两白银,定下来这个总数是因为各国觉得这次动乱是清国国民的行为而不单单是清国官府的行为,四万万五千万清国国民,每个人都应该惩罚一两白银。赔款分期三十九年付清,年息为四厘,由清国关税和盐税偿付。赔款主要是如此划分的,俄罗斯占28.97%,德国20.02%,法国15.75%,英国11.25%,日本7.73%,美国7.32%,意大利7.32%,余下的,比利时,奥匈帝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挪威各分得一小部分。
        4. 发生过虐杀外国人暴行的地区,科举考试停止五年,对清国武器禁运两年。
        5. 改总理衙门作外务部,列六部之前。
        6. 各国可以派驻军队在北京使馆区。
        7. 各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之间驻扎军队。
        8. 拆除大沽炮台,天津20里之内不允许清国驻军。

        庚子赔款

        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的庚子赔款重压之下,清国国家只能靠向外国银行举债度日了。
        1904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发现因为白银和黄金兑换率的问题,清国对各国的庚子赔款事实上是算多了。他开始游说各国退还多余的部分,但是他的外交努力没有获得成功。接下来,他向美国国会提交报告,报告称,经过调查,美国在清国义和拳动乱中所遭受的损失和军事行动开支并不是那么多,基于这个事实,以及清国的艰难财务状况,我认为,讲清国遭遇不公正处置的情况向国会作出报告,是我的职责所在,退还多余部分赔款对财务困难的清国是非常重要的。一但国会批准,我建议美国政府通知清国,美国只要求一半的赔偿金。
        在海约翰推动这个国会议案的过程中,1905年5月,他离开了这个世界。
        美国驻清国公使柔克义告诉美国总统说,海约翰生前多次向我提起此事,他每次最后都说,我们必需找到一种方式可以履行正义。这件提案虽然不存在于国务院档案记录,但是我是当事人。我必需向你说明,提醒你关注这个议案,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对海约翰的纪念。
        此时正好遇到一系列清国和美国的纠纷对立,粤汉铁路收回事件,清国抵制美国商品事件,连州教案。
        1905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给柔克义,他说,无论是在移民问题上,还是庚子退款上,我都愿意以公正对待清国人,但是目前清国政府的表现,使得我没有可能让国会批准这个议案。
        1905年11月,丁韪良向罗斯福游说此事,罗斯福回答说,目前清国发生正在抵制美货运动,同时有杀害美国传教士的事件,国会此时不可能批准庚子赔款退还。
        1906年3月,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向罗斯福总统再次游说此事。他提出一个教育计划,他说,应该把清国拳乱赔款的一部分退还给清国政府,用于在清国设立大学,同时资助留学生来美国大学,他们学到美国的制度和知识以后,可以回到清国,教化改变清国人的生活。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6 11:43
TOP Posted: 01-24 13:53 #219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44
        此时清国和美国的紧张关系已经缓和,罗斯福总统开始在国会推动庚子赔款退还议案。
        明恩溥或许是当年清国最有知名度的一个洋教士,他写了一系列介绍清国百姓的书籍,其中的“支那人之气质”,直接影响到鲁迅对中国社会和国民性的思考。他也是第一个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清国民间抛弃甚至杀死女婴陋习的人,他的呼吁和努力使得这个存在了很久的清国陋习开始被关注被制止。他长年生活在清国的乡村,熟知清国小百姓的生活,他爱他身边的清国小百姓。在清国生活了54年之后,他回到了美国,1932年,他离开了这个世界。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1909年,美国将退款设立助学基金。一部分用于兴办学校,这就是清华大学的起源,其余部分作为赴美留学奖金金基金。
        这笔基金一直到今天还在运行着,执行着创办的宗旨,为中国人的教育事业提供金钱上的资助。
        留学基金为中国培养了大批赴美留学生,其中出名的有哲学家胡适,教育家郭秉文,语言学家赵元任,地质学家竺可桢,火箭学家钱学森,数学家钟开莱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
        1924年,美国政府宣布,余下的庚子赔款全部退还给中国。当时正是中华民国内部分裂时期,美国委派中美人士成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管理退款。1926年,由杜威教授,保罗门罗教授和他们的中国学生胡适,郭秉文校长等人组织发起,在纽约成立“华美协进社”,改非盈利机构运行至今,旨在通过研究项目,向美国介绍中国的教育,文化,商贸,艺术。
        1900年,在英国方面,最初是李提摩太认为,山西拳乱血腥蔓延的问题,必需通过西方的文化教育对民众进行教化才能解决。他因此向英国政府要求庚子赔款的一部分,用于山西的教育事业。英国政府拨予他五十万两白银,李提摩太办立山西大学堂,这也就是日后的山西大学。李提摩太管理这笔基金十年期满,他把基金移交给了当时的山西地方政府。
        1926年,英国国会通过议案,向中国退还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教育事业。
        中华民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战争胜利后通过条约,中止向战败的德国,奥地利继续支付庚子赔款。
        1924年,苏联政府宣布,庚子赔款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不义行为,苏联放弃剩余的庚子赔款。从此中华民国无需向苏联支付庚子赔款。
        历史进行到中华民国时期,日本,法国和比利时也都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用于发展中国人的文化教育事业和基础建设。

        门户开放政策和九国公约

        讲述义和团爱国暴乱,就必需讲述到门户开放政策,否则这个历史事件就不完整啦,你懂的。
        在列强瓜分势力范围的历史背景下,1899年9月,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英国,德国和俄罗斯发出照会,公开美国的对华政策,门户开放。1899年11月,美国又对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发出同样内容的照会。
        门户开放政策的渊源可以直接追溯到英国的商业和政治学传统,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就是一个例子,求开门,求通商,求传教,不求占领。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恭亲王他们也明确认清了这一点。
        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政府宣布不破坏清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完整,在列强势力范围内的通商口岸,各国都可以自由使用,列强不得以其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加以干预。
        照会主张,在任何所谓“势力范围”或者租借占领地里,各国不得干预清国政府,以求得向他国征收更高的关税,港口使费,铁路税费和其他费用。
        列强对此照会都没有作出回应,外交努力之后,海约翰单方面宣布,他已经得到“令人满意的承诺”。
        1900年7月,在义和团爱国暴乱的高峰期,海约翰向列强发出又一个照会,照会称,美国已经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可以为支那带来永久的的和平与安全,保障支那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完整。照会更进一步说,该解决方案,基于各国条约和国际法,将保障各友好国家在支那帝国内的任何一个地区,都有公平和平等的商贸自由。
        这一次,只有英国作出了公开的正面回应。
        门罗宣言,标准着美国在美洲事务上的领袖地位,而门户开放政策,则可以被看作美国开始在国际事务上,试图成为新的领袖。当时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此时的美国,其地位并不被西方列强所认同。
        1902年,俄罗斯侵犯清国满洲领土主权,美国对俄罗斯发出抗议,宣称俄罗斯的作为,违背了门户开放政策。
        1909年,为保障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开始组织各国银行组成财团,向清国提供贷款兴修铁路。
        1917年,美国和日本签订“蓝辛-石井”协定,双方重申尊重门户开放政策,在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各国机会均等。但是,美国愿意承认日本在中国有“特殊利益”。这个协定的美语和日语文本,可以存在有不同的解读,本身有着明显的缺陷。
        1922年,美国主持召开华盛顿会议,谈判解决凡尔赛会议之后存在的争议和问题,构架新的世界体系。中华民国政府派出顾维钧等人为全权代表,蒋梦麟教授等人为民间代表,共有一百多人的中国代表团参加华盛顿会议。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曾经邀请当时分裂割据的广州政府派其外交次长参加中国代表团,孙中山以其不承认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的合法性为理由,拒绝了。
        华盛顿会议涉及许多议题,其中和中国相关的,主要是两个。
        1. 中华民国和日本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条约”,主要内容有,日本将所占领的德国租借地归还中国,驻扎在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的日本军队撤出,青岛海关,胶济铁路作为战败国德国的财产,归还中国。至此,被德国侵占的山东半岛和山东铁路权,被归还给中华民国。
        2. 参加会议的九国共同签署了“九国公约”,再次明确重申门户开放政策,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门户开放,各国机会均等。
        门户开放政策被公约化之后,一直遭受事实上的侵害。
        满洲国的成立,已经是对门户开放公约严重的伤害。
        1949年之后,门户开放公约被中国人民共和国单方面废除。
        1978年,邓小平所领导的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路线,国际社会认为,这是门户开放政策的再次复兴。
        义和团爱国暴乱和八国联军救援战争的评价

        乡亲们,现在又到了正三观,毁三观时刻啦。
        日后的孙中山热情颂赞义和团作勇气锐不可当,向外国人表明,中国人还有民族思想。这种说法,显然是逻辑荒谬的。荒谬之一在于,不要说当年的义和团没有民族思想,就算1899年时的孙逸仙博士,都还没有民族这个概念。荒谬之二在于,义和团到底是什么“民族”的思想?当时在日本和海外华人社会已经开始初有名声的孙逸仙博士,是在号召驱逐鞑虏,明显的种族主义口号。不论种族,还是民族,都是西洋人传到东方的概念。
        评价义和团,应该理性客观地进行。
        义和团的宗旨和口号和行为,都可以算是爱国的,他们要维护大清国,按他们所理解的方式爱国。
        义和团所进行的爱国行为方式,则是暴乱和血腥野蛮残酷的。从清国的律例来说,他们违反了清国的律例,从道德来说,他们虐杀抢劫和奸淫洋人和清国百姓,是邪恶的。
        对于义和拳民则应该要有同情和怜悯的心态,他们所行的恶,他们并不知道,并不觉得。他们是清国最底层的民众,洋人欺负人,官府又不帮他们主持公道,连上天都降下洪水和旱灾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6 18:02
TOP Posted: 01-24 13:54 #220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45
        这些灾难,因为邪恶的洋人触怒了上天,他们没有看到自己的出路在哪里。他们仇恨邪恶蛮横的洋人,进而仇恨一切与洋相关联的事物和人。当义和拳越闹越大的时候,被仇恨所充满的拳民所针对的,就不仅仅再是洋人和洋教民,而是所有他们看着不顺眼的人,开始奸淫烧杀普通民众,甚至达官贵人,这是典型的暴民模式。
        解决这类悲剧惨祸的出路,是在于教化民众,愚昧,仇恨和绝望,是极端行为滋生的温床。后人应该作的是用理性,爱的教育去教化民众,进而产生一个关怀弱势的社会,给弱势通过自己的努力勤奋改善生活的出路,这才是避免类似的惨祸再次发生的办法,这才是中国的出路,中国的希望。
        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列强从现代体系出发,认定义和团暴行是清国全体四万万清国国民集体的罪恶,有其内在的道理。
        清国的合法性,道义上的合法性,在于天子是要牧养善待百民的,如果百民苦不堪言,那么天子的合法性都丧失了。东南自保,不能算作叛乱,张之洞“戴罪东南,不敢奉诏”,他是忠君爱国者,不是愚忠者。因为君的命令,明显违背了公道,违背了仁义。李鸿章说,这是慈禧太后被义和拳匪徒裹挟而作的矫诏,他是忠君爱国者。事实上,慈禧太后就是直接受到了董福祥的欺骗和威胁。在召董福祥的军队进京前,董福祥说他的甘军不仅能杀洋人也能杀义和团。当甘军虐杀日本使馆人员的时候,朝廷命令董福祥处置凶犯,董福祥则威胁说,这样会引起甘军哗变。董福祥也可以算是一个忠君爱国者,他用他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在报效朝廷。
        义和拳之所以能够蔓延扩大,我们可以从两个有关“民心”的神话来找根源。
        首先是那个流传在民间的神话,“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义和团打出的许多口号,都是“助清”,“扶清”,清国怕洋人嘛,俺们小百姓来帮助,你懂的。
        之所以说是神话,是因为,洋人并不怕百姓,反而是义和团怕洋人,如果遇到真的战斗。至今为止,找不到一次真实的义和团和洋人军队作战的事例。
        北京的西什库教堂,是孤立在北京使馆区的,里面躲藏着三千九百多平民,其中有八百多个孤儿和一百个左右的洋人。英勇守卫保护着他们的,只有四十多位法国和意大利士兵。
        从1899年6月15日,义和团开始围攻西什库,一直到八国救援军赶到北京解围,西什库教堂都没有被义和团和甘军攻破。
        几万义和团匪徒,连同清军,招魂幡,混天旗,九连环,如意钩,包括用上了最厉害的妓女圣母,都没有攻破。这样的匪徒,是算不得英勇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四十几条洋枪,一次能抵抗的住英勇的数万围攻者?不仅是义和团在围攻哦,参战的还有甘军,还有神机营,还有火器营。
        洋人根本不怕这些匪徒的,四十几条枪,就能抵抗住这些懦夫匪徒三个月的围攻。
        第二个神话,则是“民心可用”,这个神话从道光年间一直流传光绪皇帝时代,不论是朝廷上,还是地方官员还是士绅士们,都有人相信,可以发动小百姓对抗洋人。
        义和拳能够在山东境内壮大,是因为当时接连三任山东巡抚李秉衡,张汝梅和毓贤都对义和拳采取了放任和扶植的政策。之后的袁世凯坚持镇压匪徒的政策,义和拳再没有在山东境内造成祸害。
        在朝廷上,百日维新之后,庆亲王,端郡王,辅国公这些守旧的满人亲贵势力突然壮大。大学生刚毅现场考察义和团,更使得慈禧太后倾向了义和团。刚毅说,义和团是忠贞之士,而且真的有法术的,很管用的。
        正是在这两个神话推动下,义和团越闹越大,酿成惨祸。
        讲述历史,应该摆脱传统忠臣奸臣,爱国卖国的历史演义,唱大戏误区。
        支持义和团的刚毅,是忠君爱国的,他相信民心可用,义和团是有法术的,义和团可以帮助清国对抗洋人。
        反对义和团,反对对列国宣战而被处死的庚子五忠,是忠君爱国的,他们认为义和团的法术根本就是迷信,利用义和团会引火烧身,向列国宣战更是丧失理智。
        朝廷上误国的,往往是这些盲动的忠君爱国者,从最早明确提出“民心可用”的林则徐,到清法战争之前的张之洞,到庚子拳乱中的刚毅,一脉相承。
        一个法治的国家,是一个理性的国家,不会有“卖国贼”的砖头满天飞舞,这种说不清道不白,似是而非的言论广泛而普遍性地存在,是一个社会理性逻辑混乱,法治概念缺乏的表现。
        同样是出于爱国的动机,可能会推理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完全不同的动机,也可能导致相同的结论。各方不同的意见,都可以被自由的陈述,接受各方理性的批判,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法治,理性的社会。
        义和团爱国暴乱,是清国的悲剧,也是清国的耻辱。清国悍然违背本国法律,违背国际条约,导致清国北方陷入无政府状态,沦为义和团赤色恐怖暴政统治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为保卫本国国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受暴民的侵害,八国联军的人道主义救援战争,是正当的,是合法的,在客观效果上,把北京和天津的市民从义和团暴民的奸淫烧杀中解救出来。
        不论清国是否有向列强宣战,不论清国的宣战书是否有效送达,八国联军对天津和北京的救援战争都可以算得正义战争。
        至于之后的帝国主义压迫行为,我们将另外再作讲述,这里所评价的是八国联军救援战争本身的正义性。

        日本对清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不论是1901年之后的清国新政改革,还是1911年的革命思想,都是来源于日本。
        黄遵宪是清国的第一批外交官员,他曾经在清国驻日本使馆任职,在1890年的时候,他出版了一本书“日本国志”,书中讲述了日本维新变法的故事,一个文化起源于中国的日本,
        不过是学习西洋人几年时间,就取得了令清国人惊叹的现代化成就。在这本书里,他认为,日本武士道“敬天爱人”的传统,是起源于王阳明的心学。他认为,清国如果要自强,必需要效法日本。
        这本书影响了晚清时代的许多读书人,去日本学习现代化吧,大家文化传统相近,地理位置又近,学起来方便嘛,你懂的。
        在1895年清日战争之后,日本的国策是帮助清国富强,日本公开说,日本的现代化成功,使得日本有责任去帮助落后的清国走现代化的道路。
        在当时的汉字语境中,“中国”是tian朝朝贡体系里的宗主国的意思,天下的中心国家。
        当清国进入到现代世界体系之后,清国对外的英语自称,已经不再坚持原来的“tian朝”,而是接受洋人的说法,支那China。清国已经意识到,清国不过是地球村的一员,并不是英国,法国,德国这些国家的宗主国。
        出于同样的原因,日本在使用汉字的时候,也会称清国作“支那”,而不再是“中国”。
        日本对支那的帮助是真诚的,日本国并没有资助鼓动清国的不同政见者,没有帮助他们颠覆清国的图谋。
        孙逸仙在日本试图寻求日本政府的援助,都是被回绝的。
        愿意帮助孙逸仙,通过推翻清国现行政府以达到支那富强目的的,都是黑龙会这样的会党,或者浪人剑客宫崎和他的兄弟们,还有日后的激进思想家北一辉,这些都是日本的边缘人士。
        日本和支那,同文同种,共存共荣。这是当年许多日本人的想法,他们也在努力以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帮助清国人。
        日本贵族院议长近卫笃麿,是日本五摄家之一的近卫家第二十九代宗主。他并非一个食古不化的死硬守旧者,但是他坚信当时处于弱势的东亚文明传统并不是不足取的。他呼吁应该帮助清国富强,他是一个大亚细亚主义者。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6 22:08
TOP Posted: 01-24 13:56 #221樓 引用 | 點評
xuwenji007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9218
威望:922 點
金錢:28864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1-02-19

谢谢您分享
TOP Posted: 01-24 16:16 #222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46
        这里忍不住又要说一个小故事啦,乡亲们。近卫生前是守旧派的领袖人物,而他最大的政敌是五摄家西园寺家的西园寺公望,西园寺公望留学法国,受当时欧陆思想影响深重,他主张更深入地欧化。近卫笃麿去世后,家里经济条件窘况。虽然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进步派,大家是大政方针上的政敌,但是抛开证见之争,西园寺公望是敬重对方的。西园寺公望把他的儿子近卫文麿进行抚养和教导,因此近卫文麿的思想体系,是大亚细亚主义和欧陆思想的混合体。乡亲们都知道近卫文麿啦,嘿嘿,但是更富有戏剧性的则是,西园寺公望的儿子,西园寺公一则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1958年之后,西园寺公一曾经长期居住生活在北京。
        近卫文麿联合日本政界和学术界人物犬养毅,平岡浩太郎,井手三郎等人组织“东亚同文会”,其创办宗旨是保全中国,帮助中国和朝鲜进行改革,研究中国和朝鲜的时事。他们的口号是“保全中国”,“日清提携”和“日中同盟”。近卫会长认为,教育是首要任务,一方面在日本设立学校,招收日本学生培养成“中国通”,另一方面,近卫文麿开始游说两江总督刘坤一,并得到刘坤一的支持,1899年,同文书院在南京成立,旨在教育培养清国留学生赴日。义和团拳乱发生之后,刘坤一觉得还是把学校搬到上海更好,一来上海更安全,二来上海是文化商业中心,更利于上海发展,1900年,同文书院迁移至上海。
        1900年之后,清国开始掀起留学日本的热潮,其中估计有一半左右是由刘坤一,张之洞这些思想开明的地方督抚公派资助的。
        上面说过,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的时候,表现最为残忍的是俄罗斯和德国占领军。而表现最好的是美国和日本占领军,但是日本不仅是不扰民,而是对占领区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所以当时的北京小百姓,就开始对这两个国家,产生了好感。
        日本占领军不仅是禁止随地大小便,兴修公厕,推广和建设现代公共卫生知识和制度,日军还把警察制度搬到了北京。日本的警察制度是自己发展出来的现代制度,和洋人的那一套大不相同。基层的管片警察,在派出所里,除了维护治安之外,还干好多洋人警察不管的事情,失物招领啦,向乡亲们作新政策宣传啦,调解邻里纠纷啦,火警啦,病人急救啦,日本基层警察就是小百姓的生活守望者。日军撤离之后,北京小百姓都觉得,这制度挺好啊,小百姓都这么反应了,朝廷也觉得好,于是乎日本的警察体制就被搬到了清国,后来又被中华民国继承下来了。
        从1901年,清国朝廷开始新政改革之后,许多制度都是直接的把日本的制度直接搬到清国来,咱们举几个例子啊,公立学校系统,清国中央政府部门的行政制度改革,1908年,清国朝廷承诺9年之后,施行宪法和国会制度,这是学的日本,甚至连宪法权力的基本出发点,都是学的日本明治维新哦,在法理来说,皇帝有权授予民众宪法权力,那么,皇帝就又有权力收回,剥夺哦,这是法理逻辑嘛,你懂的。除了警察制度,清国的基层自治制度,大部分内容也是学习的日本,这个制度被中华民国沿袭下来,结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1901年之后开始的清国改革,得了日本顾问们的直接帮助,同时还有一大批日本留学归来的清国学生。
        俄罗斯一直在寻找机会侵占满洲,当清国的义和拳爱国暴乱蔓延到满洲的时候,俄罗斯派遣十五万的军队进入满洲维护铁路修建,清国军队根本无力抵抗一路溃败出,整个满洲被俄罗斯占领。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军队开始烧杀劫掠,甚至在远离义和团暴乱的海兰泡,进行了灭绝性屠杀。据俄罗斯官员报告说,当地居民都被“肃清”了。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俄罗斯依旧没有退兵,要求另外再订条约,合法化俄罗斯在满洲的特殊权力。乡亲们,不要忘记哦,根据“中俄密约”,俄罗斯是清国的盟友哦。
        1901年11月,心力交瘁的李鸿章,在完成了“辛丑条约”之后不久,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多年来,他一直尽力效忠于他的皇帝和慈禧太后。得知李鸿章去世的消息,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失声痛哭。
        张之洞和袁世凯立场坚定,极力反对俄罗斯的无理要求。
        1902年,美国对俄罗斯霸占清国满洲的行为表示抗议,认为这是对门户开放政策的侵害。
        日本和英国,此时结成了军事同盟,这是日本成为一个大国的象征。消息传回日本,日本举国欢庆。
        在清国,京师大学堂的教授们上书朝廷,希望清国能够加入日英同盟,以对抗俄罗斯的无理侵占。他们或许不知道,清国早已经暗中和俄罗斯结为盟国。
        1902年3月,迫于日本,英国和美国的外交压力,俄罗斯和清国签订撤军条约,承诺分三批撤出俄罗斯军队,把东三省交还给清国。
        1903年4月,俄罗斯又毁约了。近代史上,有两朵公然背约的奇葩,俄罗斯和中国。
        1903年4月,俄罗斯向清国提出新的撤兵条件,其中包括俄罗斯参与满洲行政管理,任何列强势力不得进入满洲等要求,这就是要把满洲给霸占了。同时,俄罗斯开始再次占领沈阳。
        清国向日本求助,日本在等到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之后,开始替清国出头向俄罗斯讨回满洲。应该也是在这个时候,清国被迫向日本透露了“中俄密约”。
        俄罗斯对日本则一样态度强硬,一方面,俄罗斯沙皇要通过吞并满洲来激发国内的爱国主义热情,另一方面,俄罗斯判断,日本是个弱小的亚洲国家,根本不堪强大的俄罗斯一击。
        日本和俄罗斯的外交以失败告终,双方走向战争,清国宣布局外中立。
        1905年5月,日本帝国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率领联合舰队迎击俄罗斯波罗地海舰队。留学英国的东乡,是王阳明心学的追随者。东乡大将打出旗语,帝国兴亡在此一战,诸君务必死战。对马海战,以日军大胜而告终,至此俄罗斯丧失了远东舰队和波罗地海舰队,已经完全丧失日俄战争的海权。
        东乡大将的胜利,震惊了当时的世界。这是近代历史上,亚洲人第一次在战场上击败白人,他成为当时许多被白人压迫的亚洲国家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在遥远的土耳其,有许多新生的男婴儿和街道,被命名作“平八郎”。英国国王授予其功德勋章,以表彰其卓越贡献。
        在陆地上,日本陆军和俄罗斯陆军陷入惨烈的苦战
        当时不论在日本还是在清国,读书人们在报纸上一面倒地为日军摇旗呐喊助威。读书人嘛,你懂的,不能上前线打仗,打算在报纸上骂死俄军算数,嘿嘿。
        清国官军没有出兵助战,但是满洲的土匪们却行动了起来,大家叫他们“红胡子”,红胡子中有些人应该也曾经参加过义和团,是东北的土匪武装。俄罗斯占领军在满洲的血腥屠杀,是红胡子仇恨俄军的直接根源,他们和日军并肩作战,虽然战斗力弱,但是却给俄军带来很大麻烦,俄军埋地雷阻拦日军,红胡子就去破坏骚扰,俄军来追,红胡子就逃,嘿嘿。
        有一个年青的红胡子首领,他的名字叫张作霖,他当过兵也有点文化,他和他的弟兄们引起了日军的注意,和日军一起密切配合,打击俄军。
        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介入调解,日俄双方在美国谈判达成和平条约,罗斯福因此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根据条约,日本和俄罗斯都将军队撤出满洲,南满成为日本势力范围,而北满则是俄罗斯范围。日本则继承了“中俄条约”里清国给予俄罗斯的南满铁路权力,同时继承俄罗斯所租借的南满军港,旅顺和大连。
        清国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条约,承认日本继承俄罗斯的权力。至此,对清国而言,东北的情况又恢复到义和团爱国暴动之前的状态,所不同的是,在南满,原来俄罗斯的权力现在被日本继承。
        地球村的事情是相关联的哦,乡亲们。想着吞并满洲来激发爱国热情的俄罗斯,在战败之后,1905年,沙皇爱国未遂,家里可真就激发了爱国热情,俄罗斯革命了,嘿嘿。
        同时,德国皇帝开始鄙视俄罗斯了,居然败给了日本,以后不带你一起玩了,哼!德国开始放弃和俄罗斯联手对抗法国的战略,转而努力和土耳其联手。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7 18:31
TOP Posted: 01-24 17:13 #223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185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47
        继承了中俄密约中的特权之后,日本在南满的势力极度膨胀。在南满涌入越来越多的日本国民,日本开始逐渐成为在中国境内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
        到1914年,日本在进口口贸易额,商行数量和定居人口数量这三个指标上,已经超越英国。
        发展至今,日本并没有对清国作出恶意的伤害,但是不幸的是,在1915年日中关系出现第一个帝国主义压迫行为,这一年,日本提出了“21条”。
        说完日本对清国现代化的影响,我们再来说说民间浪人,有两个日本人是中国革命的关键人物,一个叫宫崎滔天,一个叫北一辉。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上,一个虬髯客情绪激动,嚎啕大哭,他哭喊到“恨我不是中国人!”他的名字叫作宫崎滔天。
        宫崎滔天是一个剑客,生性粗豪狂放,估计像李白一样,一掷千金那种,反正是就算穷的叮当响,没有钱也要潇洒,豪放嘛,你懂的。他少有大志,要作大英雄,成就大事业。
        在早稻田大学读书的时候,他成为一个基督徒,并且接触自由民权等思想。
        1895年,孙逸仙从广州逃亡到日本的时候,宫崎滔天认识了孙逸仙,决定支持孙逸仙的革命事业,推翻清国政府。出于替孙逸仙的安全考虑,宫崎为遭受清国通缉的孙逸仙起了个日本名字,中山樵。
        孙中山一生用过许多不同的名字,革命家嘛,你懂的。而他的英文名字,常常是孙逸仙博士。孙中山则成为他常用的日文和中文名字。
        伦敦事件之后,宫崎滔天将孙逸仙的著作“伦敦蒙难记”翻译成日文。他并且大声呼吁,孙逸仙的会党是最文明的组织!孙逸仙不是暴徒反贼,他是支那的爱国义士!
        宫崎滔天的四个兄弟都尽心尽力地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他们真诚地相信,孙中山的事业是拯救中国的事业。
        宫崎滔天的哥哥宫崎民藏是宫崎家的当主,他是一个思想家。终身致力于推动他的理想,他的理想在日本没有实现,但是他科普给了孙逸仙,这个理想就是“平均地权”。
        1898年,百日维新之后,宫崎滔天试图将孙中山介绍给康有为,但是被误会作刺客。宫崎滔天大怒,对康有为表示鄙视,之后康有为随同他逃亡日本。
        1899年,宫崎滔天出面牵线,将哥老会,三合会和兴中会合并,在香港成立“兴汉会”,并参与策动惠州暴动。
        1900年,宫崎滔天再次去新加坡见康有为,要求康有为资助孙逸仙的革命事业,康有为怀疑他有行刺企图,拒绝见面。宫崎滔天大怒,怒斥康有为丧失英雄气概。宫崎滔天被警方驱逐出境,五年之内不得入境。
        1905年,宫崎滔天介绍黄兴认识了孙中山。日后黄兴和孙中山交恶,他竭力说合。同盟会的“民报”,就诞生在宫崎滔天的家里。
        宫崎滔天是一个重情义之人,得知黄兴去世的消息,经济窘迫的他毅然赶往湖南为黄兴送行。他对朋友的情义,感动了一个湖南长沙的年青学生,那个学生颂赞宫崎滔天作“高谊贯于日月,精神动乎鬼神”,这个年青学生的名字叫毛泽东。
        宫崎滔天的兄弟们,都真诚而投入地帮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他们是孙中山一生的好友。
        通过宫崎滔天的居中介绍,孙中山得以见到政界的犬养毅,会党黑龙会的头目人物头山满,以及其他一批日本人,其中有另一个关键人物,叫北一辉。
        日本是全面地学习欧洲的文化,当时欧洲所流行的各种思想流派几乎都可以在日本找到追随者。
        幸德秋水是第一批的社会主义思想家,他是在美国接受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无政府主要思想。他的口号是“现在的世界是革命的世界,现在的时代是革命的时代,我们是时代的宠儿,不能不成为革命党。他愿意为他的信仰而献身,三番五次要刺杀日本天皇,一直到1912年,他最终被捕判处死刑,得年五十九。
        北一辉出生于1883年,出生于日本一个穷苦地区的海边小镇,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富人,还作过镇长。
        从1901年开始,北一辉就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他自称是一个社会主义者。
        北一辉撰文批判幸德秋水,进而批判马克思主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是过时的谬论。他认为,东方的孟子是东方的柏拉图,而孟子的思想比马克思的靠谱的多。他嗤之以鼻地说,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从下面来的。而孟子的社会主义是从上面来的。
        1906年,北一辉的第一部著作“国体论及纯正的社会主义”出版,北一辉的社会主义是社会进化论路线的社会主义。他得到许多读者推崇,获得了名声,但是这本书马上被日本政府宣布为禁书。
        应该是在这段时间里,宫崎滔天介绍他认识了孙中山,宋教仁和黄兴这些中国革命党。他积极地投入到革命党人的革命事业中来,为革命事业出谋划策。
        作为一个大亚细亚主义者,他认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将带来中国的复兴。中国联合日本,这是大亚细亚主义,黄种人的亚洲。
        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对孙中山产生了排斥。他认为孙中山的人品和为人处事方式都过于西洋化,不是他理想中的中国革命领袖。当宋教仁,黄兴和孙中山产生严重的冲突决裂的时候,北一辉坚定地支持宋教仁和黄兴,继续中国的革命事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日本曾经有政客试图干涉清国内政,帮助清国政府镇压反叛。北一辉和宫崎等人大声疾呼,中国之希望,在于革命事业的成功。
        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这件事对北一辉的打击是巨大的。他不仅归信了法华宗,而且自己组织缉凶队,要调查真相,为宋教仁报仇,他固执地认为,宋教仁是被孙中山和袁世凯合谋杀害的,北一辉被日本领事勒令返回日本三年。
        1916年,北一辉回到上海,在这里他完成了他的第二部著作。1919年,他出版了“国家改造案原理大纲”。1923年,他改进完善之后出版了修正版。至此,他的法西斯思想理论体系已经成型。
        日本的法西斯思想并不是搬的当时欧陆极端政治思想家,北一辉提出来他的政治学理论,是和墨索里尼同一时期的。
        国家改造案原理大纲在具体的政治论点上,共有以下几点,
        1. 把亚洲从白人压迫之下解放出来,日本作亚洲的盟主,领导这场解放战争。
        2. 王道复古,恢复扩大天皇权力。
        3. 停止宪法三年。
        4. 废除议会贵族院。
        5. 公布戒严令,清除一切异端邪说。
        6. 对财阀和大资本家进行打击,限制个人财产和土地上限,实行社会主义。
        7. 必需要通过政变的方式达到这些。
        北一辉的思想体系,是社会进化论,儒家思想和社会主义的融合体。
        北一辉开始成为年青军官们的导师,军中开始出现会党组织,并出现了暗杀名单。
        大财阀,思想家,首相,军中高级将领,都出现在名单上,所有名气大影响力大而又反对他们的,都是他们的刺杀对象。
        1932年,已经退休的藏相被暗杀,这是第一个受害者。一个月后,三井财团的理事团琢磨被暗杀。
        1932年5月,几个年青军官冲入首相官邸,打死护卫,一直冲到首相的卧室。
        犬养毅首相面不改色,怒声喝斥道:“不脱鞋子就上来么?!”刺客一言不发,连开数枪杀害了76岁的老人。刺客行刺完毕,镇定自若地向宪兵队自首。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6-28 11:16
TOP Posted: 01-24 17:16 #224樓 引用 | 點評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3(s) x2 s.4, 11-13 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