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千古奇书颠覆尧,舜,禹三帝历史地位
本頁主題: 千古奇书颠覆尧,舜,禹三帝历史地位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leisurelhx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371
威望:514 點
金錢:1184 USD
貢獻:7100 點
註冊:2018-12-21

千古奇书颠覆尧,舜,禹三帝历史地位

    话说中华文明五千年,三皇五帝到如今, 有多少美好的传说。其中每当我门谈到尧,舜,禹三位皇帝,我们都被他们伟大的“禅让”精神,美德所感动。所谓禅让的“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是指 “让出帝位”。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禅让”,即为尧传舜和舜让禹,注重能力而非血统,成为中华五千年治国的国家哲学。尤为重要的是,禅让制有“内禅”与“外禅”之别,“内禅”为帝王将帝位让给同姓人,“外禅”谓天子禅位于外姓,尧舜禹的禅让属于“外禅”。所以,在《论语,泰伯第八》中孔子称赞,“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既然如此,为何“禅让”制没能维持下去呢?以孔子为首的儒家认为,根源在于尧舜道德品质高尚,一心为公,而此后人心不古,导致真正的禅让制终结。但问题在于:儒家笔下的大禹,也是一个品行完美的领导人,为何大禹不禅?尧帝时期,天下洪水淘淘,于是在大臣力荐之下,任命大禹父亲鲧治水,9年过去之后,洪水没有变化,于是尧帝继续求才,得到一位奇才舜,就让舜代理执行天子的职务。舜巡视之后,发现鲧做事不像话,就在羽山海边诛杀了鲧,又任命鲧的儿子大禹治水。舜为何让鲧的儿子禹治水呢?《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就是说大禹办事敏捷而又勤奋,品德不违正道,仁爱之怀人人可亲,讲的话诚实可信,发出来的声音自然地如同音律,动作举止自然地可为法度.....总之是一完美之人。临危受命之后,大禹在外奔波13年,过家门而不入,连儿子呱呱坠地都来不及见一面,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受到了民众的赞扬,也为舜所重视。所以舜在晚年把禹举荐给上天,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禹。
    大禹德行被备受世人赞誉,尤其儒家更是高度赞扬大禹。按理说,思想境界如此高的大禹,更应该会继续禅让,寻找有德之人继承首领之位才对,为何他偏偏传位于儿子夏启?这是个问题。我们会在下面找到佐证。
    尧,舜,禹三帝是古代中国历史中,自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三位部落联盟首领。传说中尧又称陶唐氏,发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的运城和临汾(古称河东地区)。山西临汾市南的伊村有“帝尧茅茨土阶”碑,尧庙村有尧庙,临汾县有尧陵、神居洞。他的生活非常简朴,古书说他“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也就是说,他住的是用没有修剪过的茅草芦苇、没有刨光过的椽子盖起来的简陋房子,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披块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
舜又称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他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后,都蒲坂(今蒲州镇),看来他的活动中心在山西的西南部。
大禹,拟姓夏候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传说是黄帝的第六代玄孙。是夏朝的第一位君王。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市),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
    回到主题, 是什么书能颠覆尧,舜,禹崇高贤良的历史地位?请听老王慢慢道来。
    公元281年,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二年。一个叫不凖(念:否fou biao)的盗墓贼青史留名了。盗墓賊不準在史上留名可谓是“凤毛麟角”。这可不容易,歪打正着。在汲郡他打开了一座战国时期魏国王侯的陵墓。这位老兄一打开墓,就踩到了一堆竹片。看着这么一大堆竹片,他觉得太晦气了。本来盗墓是想找金银珠宝,结果找到了这么一大堆竹片,晦气也就罢了,干脆就拿这竹子当做火把,他就找了一堆竹子点燃照明。在墓里溜达了一圈,拿走了墓里值钱的陪葬品。扬长而去。后来警方接到报案,赶紧对失窃文物进行保护.连晋武帝司马炎都受到了惊动。他立刻派出文化大臣中书监荀勖(念xu),中书令和峤,又结合了束皙,傅瓒等一大批专家,对这个古墓进行抢救式的保护。他们从古墓里拖出了一车一车写着蝌蚪文字的竹简。蝌蚪文字是上古时期的文字,这就是著名的“汲冢竹简”(念ji zhong)。西晋的学者们从这些竹简蝌蚪文字整理出了周穆王的游记《穆天子传》,还有战国初期的志怪小书<琐语>,《国语》和《归藏易》等,都是很真贵的历史文献。但是,其中有一本颠覆性的史书〈竹书纪年〉今天要重点说一说.咱们先来看〈竹书纪年>它记载的这个故事。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内容意思是说“尧帝老了之后,被舜囚禁在平阳。舜就取代了尧成为了帝王,而且,舜还阻止尧和他的儿子丹朱相见。尧舜禅让那是多么美好的传说啊,在<竹书纪年〉里却变成了“宫廷政变”。在中国历史上,舜一直是孝子的典型代表,但在<竹书纪年>里他却一直阻止尧跟他的儿子丹朱相见。阻隔人家父子亲情,这个故事实在是太黑暗了。尧舜是中国上古史中的圣君啊,那怎么摇身一变成了暗黑的宫斗戏里的主角了呢? 而这种描述是不是震碎了大家的三观呢? 那到底是<竹书纪年〉当中记载的正确,还是司马迁他老人家〈史记>当中描绘的那个形象正确呢? 除了对尧舜的黑暗描述,〈竹书纪年>还描述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相伊尹,也是商朝的开国功臣。他先后辅佐了四代商王汤和他的儿孙.最后废商王太甲,并把他流放了7年。自立为王。篡商夺权。这和司马迁写的<史记>里描绘的贤臣伊尹完全是两回事。 [6]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竹书纪年〉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今本竹书纪年>,它是归在〈四库全书>里边,是明朝人写的。另一个版本叫〈古本竹书纪年〉是清朝人朱佑曾编辑佚文得到的。佚文就是过去散失的文字。(注:晋朝的版本已经流失)
  考古学有个惯例。叫做“孤证不立”,我们可通过〈韩非子,说疑>一文可再次验证一下〈竹书纪年〉记录的真伪.〈韩非子,说疑>一文中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人臣杀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也就是说,韩非子也颠覆了尧,舜,禹的贤良地位。俗话说得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历史需要我们辩别是与非。千古奇书颠覆了尧,舜,禹三帝崇高的历史地位。

赞(92)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5-11 00:13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11-16 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