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为什么留学生回到中国内地后不快乐?
本頁主題: 为什么留学生回到中国内地后不快乐?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丁胖子金讲师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557
威望:486 點
金錢:464 USD
貢獻:12511 點
註冊:2024-04-27

为什么留学生回到中国内地后不快乐?

为什么留学生回到中国内地后不快乐?


关于“为什么很多中国籍留学生,回中国内地后,都不快乐?”这个问题。



就是即使没有996,没有内卷,没有从学生身份进入职场的转变等等因素,甚至也不考虑福利、安全性等,单单从精神层面看的不快乐。



毕竟,快乐其实跟精神世界最有关。



我觉得缺了两个东西:多元化和包容性。



或者根源也可能只有一个,就是欠缺包容性,这样一来自然就没有了多元化。



我在国外所感受到的快乐,基本都跟这两个因素相关。



多元化 = 不用很费力就能接触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领域,不算门槛很高能有很多新鲜好玩的体验,就比如前面有些回答里提到的娱乐项目、艺术演出。选择多了,自然很容易找到自己最感兴趣,最能让自己快乐的。



包容性 = 无论我做什么选择,都不会有人来judge我。



比如说,在国外工作的时候,快乐之一就是经常能在朋友聚会上遇到新朋友,而且新朋友背景各异都挺有趣。聊起来,嘿你写歌的,哦你是体育记者,聊聊各自的工作八卦啦,好奇问问行业大环境啦就挺好玩的。就算都是类似工作背景吧,话题也是五花八门,最近去哪旅游了就有很多故事可听了,最近看啥书也是大家看的很不一样很有意思。哪怕就是讲讲各自生活近况,甚至是人生烦恼呢,也是各有各的想法和故事,并不总是千篇一律。



还有,国外大家总是对跟“现实生活”不那么直接相关的话题保持浓厚的兴趣。你对这事儿怎么看,哗哗哗大家各抒己见,且能求同存异;你最近在想啥呢?可能是哲学,可能是文学,可能是一个小众爱好,可能是一些毫无现实意义的奇思怪想。反正就,有趣。



国内的交流就很容易千篇一律,非常审美疲劳。最近去哪玩了?哦就是这么几个地方,最近在忙啥?害还不就是工作上那点破事呗完全没有讨论的兴致;最近生活里发生了什么?不就被催婚,然后催育,然后鸡娃的各种烦恼,婚姻的一地鸡毛,感情的各种钻牛角尖,ta到底爱不爱我啦ta怎么可以这样啦。光听听就很疲惫。



是人不一样吗?也不完全是。主要是这个环境逼人只做最安全话题的交流。一方面,讲点不同的很容易被攻击,哪怕只是大众话题上发表点个人看法都很容易被judge,自然慢慢就没有了表达欲。另一方面,欠缺包容性就让多元化没法flow起来,各种多元的人都被逼回了自己的小圈子才能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圈层不交错,割裂。



我在国外工作的时候是做金融的,很无聊和大众的行业。但无论是我自己还是身边的同事或金融圈的朋友,他们的朋友圈总归都是五花八门的。那平时聚会自然也就会认识五花八门的人。可是在国内,一个普通金融民工,身边会不会经常遇到写歌的、做喜剧的、写小说的?再大众一点,跨行的呢?身边的朋友是囊括了工程师、医生、老师、创业家、舞蹈演员......等等(只是随手写几个行业例子,意思就是各行各业)?甚至去掉不同行业吧,身边的朋友里,是各自有自己很独立的人生,挺不一样的吗?哪怕只是个人兴趣呢?



我说的不是成功人士的聚会,有资源的人身边会聚集一群各行业的人才,有地位的人就能打破圈层跟其他行业的成功人士混在一起。我说的就是普通人的生活里。那些跟我的人生很不一样的人,网上看看有很多,但是身边呢?有多少呢?他们是存在的,国内人口这么多,其实多元化的很,但是这个多元化flow不起来啊,它不能轻易进入到普罗大众的生活里。



我也不是说国外的人普遍有趣。我说的是就是一种流动性,既然是流动的,找到志同道合的,或自己觉得有趣的人就相对容易。我说的也不是每个在国外的人都一定能组建这么多元的身边的环境,很多在国外的中国人也只混中国人的圈子,或少数同行的圈子,我的意思是,只要你想,你能进入一个多元朋友圈的难度相对是很低的。



再来说说包容性。



在国外曾经有一度我很迷红酒。你看,说出这句话我现在就下意识想要写个500字防杠解释先:啊不是凡尔赛,不是很贵的就十几美金那种几美金都有,完全不是专家就是那种三分钟热度......



在国外就不需要嘛。我也不用跟人交待“为啥”我对这个产生了兴趣,不用担心老有人跳出来凑你眼前说你矫情、装X,不同反复强调啊啊啊我真的不是富家女只是工薪阶层。



我就拣个天气好的周末,慢悠悠晃到普普通通一家红酒店,进去瞎逛逛,买点我买得起的酒,再去贵价区欣赏一番。然后跟老板闲聊,他必然是红酒迷,能给你讲各种酒和酒庄的故事,给你推荐适合价位的好喝的酒,跟老板聊天比买酒本身更有趣。



那老板为啥能这么有趣呢?因为一个包容性强的环境里,一个人引起为傲、深深着迷的“事业”就是开一个小小的卖红酒的店,然后守店里乐呵呵跟客人聊酒,他就很幸福开心了嘛。



重点是,这家店,不需要我费很多心思去寻找。就是路边一家店。纽约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小店。



过了一阵我不想再研究红酒了。我改研究咖啡。又过了一阵我觉得咖啡也不好玩了,又去研究户外运动.(写到这里我又下意识想要自我保护了:只是正好这三个兴趣,不是装高端!真没花多少钱!没有看不起其他更“接地气”的兴趣!我也K歌撸串路边摊喜欢窝家看爆米花片!)



都一样,迅速能找到充满热情的老板,同兴趣的人,有趣的小店。



我常被杠:这个国内也有啊,那个国内也有啊。



是的,都有,甚至可能比国外做得还好。



但是获取成本高啊。这个成本说的可不是仅仅是钱。



是信息过载、鱼龙混杂、试错周期长频率高,所需探索范围和精力都太大。一个字:累。



是需要在一个包容性很高的环境里,每个人才会自由朝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生长,专注在那个领域,自己得到很多乐趣的同时,也织就一张多元化的大网,让网里的每个人都被动拥有更多元化的选择,更容易遇见当下那个兴趣、那个人生阶段的同好。



快乐就是轻轻松松就能遇见小惊喜,很容易就能找到同类,想干嘛就干嘛不被人围观评论,想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成本比较低,犯错、有思想视野局限、或意见相左时是一个受启发而不是被攻击的体验。



除了多元化和包容性,我还想讲讲第三个因素:mentor和role model。



在国外真的比较容易找到这两类人。



容易找到mentor是因为国外有mentorship以及校友网络的氛围。容易找到role model还是因为前面说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第一,可以更轻易接触到那些对自己做的事情非常坚定热情投入的人,第二,可以看到更多特立独行的人。



而不是只有顶尖的人才被看到——这些人离我们通常都很遥远。



其中,有role model其实对快乐来说,很重要的,尤其在我们当下的社会。



当我们内心的价值观,被残酷现实无情挑战了的时候,当一个复杂的问题,确实没有人能给自己答案的时候,当一个选择看起来很小众,身边的人并不支持的时候,有role model的存在,就是一束光,一个强大的希望。



我在国外刚入职的时候,有好几个新员工活动,是跟职场女性相关的。公司会举办Business Women相关活动,那么在公司的最顶层的女性们都是要来参加的;公司曾让一位女MD,挨个部门来找我们这些新入职的女性员工聊天,给我们讲在一个男性主导的行业要爬到MD有什么挑战。



我也曾在知乎写过一位女Director的小故事,她为了顺利升到D计划在什么时候怀孕,她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她在一窝子黑压压全是男MD的会议上如何发言,这些都是我可以观察学习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走上前去,跟她说:我想跟你聊聊职场女性的挑战,想跟你讨教,她一定会匀出时间。



是的,这是因为政治正确的大环境下,她们必须要参加这些活动,必须对我们友好。但是既然环境已经是这样了,既然必须要做这些事情没有借口逃掉的,她们也会在做的过程中生出几分真心,就好像我们不得不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也会有既然都要做了就稍微把它做好一点吧的心一样。



我知道,国内也有这样的人的。对对对。



但是试错成本不一样啊。要遇到多少个老板,才能遇到真正愿意成为你mentor,并且身体力行的人,又要见过多少“成功人士”和高层,才能发掘一个从价值观到真正实力到为人处世都能做role model的人啊。



真正的区别不是“有没有”,而是“获取难度”和“试错成本”。




昨天跟一位今年毕业,回国工作不久的留学生小朋友聊天。



她说很想念美国的生活,我表示懂她说的想念是什么意思。



在很多留学生,包括我自己身上,我都发现有一种看起来有点奇怪的“反常”现象:我们在去留学的时候,似乎并没有经历什么culture shock(以前我微博也写过,读书的时候经常被本地同学问,你有什么culture shock,我都答不出),但是回国之后,反而会经历一个反culture shock——自己从小到大成长、无比熟悉的这个地方,反而更需要我适应。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可能是因为,美国总体来说是一个平原模式:一览无余。而我们在去读书前,从孩童到少年到青年,也是父母和单纯的校园环境呵护下的平原模式:视线范围内,规则都很简单。

相近的人很快能发现对方,聚在一起,但如果想去另一堆人那里,也很容易。



而回国之后,进入了真正的社会历练,在国内,就不再是平原模式了。


它是重庆的高低错落,是上海的里弄,北京的胡同,是各种看似无规则的错乱组成的巨大迷宫。

刚回来的人被割裂在一个个小空间里,触目皆为困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摸索,才能重新熟悉新的游戏规则。



我对小朋友说,这就好比,你去西藏,风景很美,文化历史很丰富,但是含氧量低。

你在最初高反的时期内,根本没有办法享受到任何美景,就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身体从富氧慢慢适应了新的含氧量,此时,才能重新发现丰富中的美。



有些人就是喜欢平原模式,有些人就是喜欢错综复杂的迷宫挑战丰富模式,但无论你喜欢哪种,从简单到复杂都是需要经历一个适应期的。


在这个适应期内,不会那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会有轻松的信息渠道和精神滋养。



这是我们的反culture shock。




赞(38)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9-11 13:57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0(s) x3, 11-22 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