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孙立平:关键是两个地方转不动了
本頁主題: 孙立平:关键是两个地方转不动了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花菜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2239
威望:1946 點
金錢:278135 USD
貢獻:2466 點
註冊:2020-10-24

孙立平:关键是两个地方转不动了

这是一个虚拟的故事,一个夸张的虚拟的故事。而且,很可能连故事都算不上。但尽管简化和夸张,它却蕴含了当今中国经济与社会问题的症结。

这么说吧,假设有这么一个家庭,其最近几年消费或支出的情况是这样的:

2020年,买了一套房子,100万元,加上日常生活开销10万元。
2021年,房子装修,30万元,加上日常生活开销10万元。
2022年,买了一辆车,10万元,加上日常生活开销10万元。
2023年,没有添置什么大件,只是日常生活开销花了10万元。
汇总一下,这个家庭在那4年时间每年的开销分别是:2020年110万元、2021年40万元、2022年20万元、2023年10万元。也就是说,这个家庭的开销是逐年递减的,而且递减的幅度很大。

这个虚拟的例子,可以使我们理解很多东西。

第一,这个家庭的日子还可以,但有两个地方转不下去了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上述的消费过程,在过去这些年是非常常见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个缩影。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只考虑现在,其实这个家庭的日子还算可以:该买的东西基本都买了,该花的钱已经花了,现在正常过日子就行了,至少不会比原来差。

但这个家庭可以,整个社会不可以。为什么?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两个地方受不了了。

首先是企业受不了。我们知道,这个家庭每年的开销,实际上对应的就是企业当年的营收。也就是说,企业这4年的营收分别是:2020年110万元、2021年40万元、2022年20万元、2023年10万元。企业就是靠这个营收运转的。

但在4年的时间里,将近90%的企业营收没了。这意味着企业的东西卖不出去。东西卖不出去,就只能裁员减薪。甚至,企业说不定就倒闭了。当然,最终可能会影响到那个家庭的就业与收入。这是后话。

其次,是政府受不了。我们用最简化的方式来说。假如,企业营收的30%用来缴税。那这4年间政府的税收分别是:2020年33万元、2021年12万元、2022年6万元、2023年3万元。

也就是说,政府税收呈断崖式的下跌。

当然,实际不可能是这样的,我说了,我是用夸张的方式来说的。但道理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事情缘起于2020年

故事缘起于2020年。这一年,这个家庭花100万买了个房子,此外还有10万的日常开销。

这里的2020年和房子其实都是一个隐喻。2020年指的是一段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而这里说的房子实际上包括房子、汽车以及以家用电器为主的耐用消费品。

这些开销有如下特点:

第一,购置这些东西,用了三笔钱。一是以前挣的钱,积蓄;二是现在挣的钱,现金;三是未来可能挣的钱,按揭。

第二,购置的这些东西,基本都属于耐用消费品。房子也可以视为耐用消费品,当然,你将其统计到投资里去也无所谓,反正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就是花钱。什么是耐用消费品?就是得用一段时间,不能今天买明天扔的东西。

这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我们刚刚经历了一个大规模集中消费的过程,其内容就是房子、汽车以及以家用电器为主的耐用消费品。而这里的2020年,指的就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10年这30年的时间。这个消费过程规模之大,时间之集中,可以说空前绝后。

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消费过程,是三个因素相遇的产物:一是由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形成的生活补课,二是从再分配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三是熊彼特所说技术创新后的商业革命与消费革命。

第三,这样的消费过程还可以重来吗?

现在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消费过程还能不能持续?还会不会重来?答案是确定的,不可能。所以我说是空前绝后。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房子(包括装修)、汽车都是差不多同时买的,在这些东西都买了之后,很难想象这个家庭短时间内还会像前几年那样花钱了。

第二,在买房买车的时候,不但花完了以前的积蓄,可能还欠了债,未来的几年还要逐步还债。

我只问一个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如何刺激或者拉动他消费?

实际上是拉不动的,也刺激不起来。即使一时拉动了,也不过是把明年的消费挪到今年来。

有人说,还可以有其他的消费啊,旅游啊,健身啊,提高生活品质啊。

在理论上说,这都是成立的。但别忘了,到2021年的时候,企业的营收就已经大幅度下降了,只有上年的三分之多一点。这意味着企业的经营进入困难时期,赢利也在下降。

企业赢利下降的结果是什么?当然就是降薪、裁员。也就是说,这个家庭的收入也可能在减少。

第四,麻烦还不止如此

2020年的那个消费高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留下一堆非常麻烦的后遗症。

一个非常重要的后遗症,就是产能过剩。前面说,2020年的时候,家庭的支出是110万,对应的企业的营收就是110万,这也就意味着这一年要有110万的产能。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在那样的年份,为什么到处是一种热气腾腾的大干快上的景象。对企业来说,就是一个干什么都能挣钱的时代。

由此形成的,就是严重过剩的产能。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西方发达国家用两三百年走完的路,我们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这确实是一个事实。但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你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人家用两三百年走完的路,就意味着,你用30年的时间干完了人家用两三百年干完的活,下面你还能干点什么呢?

贵州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上总共修了3000座桥,但过去的几十年就修了三万座,还能再继续修下去吗?

更重要的是这个家庭在收支两方面发生的变化。到了2023年,这个家庭日常生活的支出可能还是10万元,但其中可能包括了还按揭款2万元,物业费两千元。也就是说,原来口径内的日常生活支出不到8万元了。

同时,由于经济的低迷,企业营利能力的下降,家庭成员也遭遇企业减薪,原来每年的收入是12万元,现在的收入降低到10万元。这还是在没有遇到失业的情况下。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消费降级是怎么回事了。请问,这时的消费你如何刺激,如何拉动?

第五,从微观到宏观


上面的故事是虚拟的,是极度夸张的,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逻辑就是这么个逻辑。如果我们将上述的道理和逻辑从微观推论到宏观呢?

这就要用到我原来讲过很多次的一个说法,还有一个比喻,

一个说法是: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无论原来多么落后,如果好好干,不折腾,从落后的状态开始起飞,达到一个比较发达的水平,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一般地说,大体30年的时间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但继续往前走,就是问题了,这时就仿佛碰到了天花板一样。能不能突破这个天花板,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还有一个比喻:这就像我们开车一样,一段高速开完了,现在进入国道了。原来在高速的时候,也会在服务区停下休息,车子需要加油,还可能会发生问题,但那时的情况是,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就是了。而现在,是要进入国道了,国道还不是一条,有好几条,有的好走,有的不好走,有的根本走不通。



就此,我们也许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了:



第一,经济的起伏波动实际上有两种。这两种起伏波动可以简称为周期性波动与阶段性瓶颈。我们现在面临的是阶段性转换或阶段性瓶颈,而不是周期性。一个家庭买衣服的消费可以看做是周期性波动。



第二,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修复,而不是大干快上。出清过剩的产能,修复和涵养民众的消费能力,化解经济扩张期留下的种种后遗症。现在需要的不是大干快上,也没有这个条件。即使勉力为之,也可能是欲速则不达。



通过修复和涵养,才有可能为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赞(71)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1-11 08:37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11-24 21:13